[实用新型]金属薄管抗皱弯曲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7053.3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锋;廖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4 | 分类号: | B21D7/04;B21D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6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抗皱 弯曲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曲加工装置,属于深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金属薄管抗皱弯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汽车客户的新产品需要配备薄壁管路系列零件总成,该薄壁管路系列零件总成是由多个不同等R角组成弯曲的三维空间的薄壁弯管零件。由于其能够满足对产品轻量化、强韧化和低消耗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实现节省生产成本和节省能耗。
现有技术中,通常金属薄管的弯曲加工方式主要有:滚弯曲、模弯曲和无模弯曲三种,一般都是依靠夹具和模具定位由人工控制来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尤其是多次弯管拉伸导致产品强度、刚度、压扁率、同心度、角度回弹等机械性能无法保证其有效稳定的生产,致使其质量和效率非常低下,制约薄壁弯管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产品同心度、压扁率、爆裂、起皱、角度回弹等问题的金属薄管抗皱弯曲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薄管抗皱弯曲加工装置,包括有一机座,所述机座包括有送料部件、弯模部件、导模部件、夹模部件、防皱部件及电气控制系统;进一步,所述弯模部件设置有至少一转动传动的弯模,所述导模部件设置有与弯模对应配合且移靠于弯模部件用以将金属薄管导正及作为金属薄管弯折支撑点的导模,所述夹模部件设置有与弯模对应配合且绕弯模部件转动轴线转动的夹模,及所述防皱部件设置有与弯模部件相切的防皱块。
进一步,所述弯模部件包括有弯模、弯模座和机械转动系统;其中,所述弯模安设于弯模座上且与机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配合,其侧壁周向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弯模座安设于机座上,所述机械传动系统安设于机座内部。
进一步,所述导模部件包括有导模、导模座和伺服助推系统;其中,所述导模与导模座紧固连接,其侧壁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导模座与伺服助推系统传动连接配合,所述伺服助推系统包括有传动配合的伺服助推电机、变比放大精密丝杠和直线导轨。
进一步,所述夹模部件包括有夹模、夹模座和机械摆动系统;其中,所述夹模安设于夹模座上,其侧壁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夹模座安设于机械摆动系统上且与其连动配合,所述机械摆动系统包括有绕弯模部件转动轴线转动的摆动臂和驱动摆动臂转动的液压动力组件。
进一步,所述防皱部件包括有防皱块和防皱块定位部件;其中,所述防皱块安设于防皱块定位部件上,其边沿与弯模相切设置,侧壁设置有与导模半圆形凹槽匹配的半圆形凹槽,所述防皱块定位部件安设于机座上,其包括有依次紧固连接的水平模座、纵向模座和横向模座。
进一步,所述防皱块的半圆形凹槽和导模的半圆形凹槽之间设置有球头芯棒。
进一步,所述送料部件包括有夹嘴、夹嘴座和伺服送料系统;其中,所述夹嘴安设于夹嘴座上,所述夹嘴座与伺服送料系统传动连接,所述伺服送料系统包括有伺服送料电机和导螺杆。
进一步,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有PLC控制电路、伺服电机控制电路、油缸控制电路、电子感应电路及操作触摸屏。
进一步,所述机座内设置有冷却风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实现数控化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极大地消除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2、有效解决产品同心度、压扁率、爆裂、起皱、角度回弹等问题,压扁率控制在8%以内,同心度和角度回弹控制在0.1以内,保证满足使用要求;
3、通过更换模具和控制程序就可生产不同的薄壁弯管产品,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一次装夹满足长2.5米以内的多个不同等R角、不同位置的折弯,满足用户技术要求。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通过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弯模部件、导模部件、夹模部件及防皱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薄管抗皱弯曲加工装置,包括有一机座1,所述机座1包括有送料部件2、弯模部件3、导模部件4、夹模部件5、防皱部件及电气控制系统。
上述弯模部件3包括有弯模31、弯模座32和机械转动系统;其中,所述弯模31安设于弯模座32上且与机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配合,其侧壁周向设置有半圆形凹槽311,所述弯模座32安设于机座1上,所述机械传动系统安设于机座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骏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7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界层透平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机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