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隧道无排风井净化排风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6809.2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斌;徐正良;周文波;刘伟杰;叶国强;何丹农;王卓瑛;张中杰;陶建民;宁佐利;黄爱军;齐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B01D53/75;B03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高为华;丁宪杰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隧道 无排风井 净化 构造 | ||
1.一种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包括:引风口[2]、与所述引风口[2]联通的引风管道[3]、与所述引风管道[3]相连接的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4]、与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4]连接的风机[5]、与所述风机[5]联通的排风管道[6]和与所述排风管道[6]联通的气体排出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2]与隧道[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口[7]与具有污染空气排出功能的隧道洞口[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口[2]与所述气体排出口[7]的距离为50m~200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洞口[8]是单向行驶道路隧道的出洞口,或是采用半横向送风系统的双向行驶道路隧道的洞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管道[3]、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4]、所述风机[5]和所述排风管道[6]位于所述隧道[1]的侧面或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与所述隧道[1]的火灾烟气流经的空间[9]分别独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气流经的空间[9]是隧道本体,或是独立设置的机械排烟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4]由高压静电除尘单元、高效除NOX、HC、SO2单元和高效常温除CO单元及附属设备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隧道净化排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污染空气净化装置[4]布置于净化机房[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8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气动马达
- 下一篇:一种用于井下的支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