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被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96602.5 | 申请日: | 2010-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海鹏 |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62157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被。
背景技术
现有的被子结构简单,且功能比较单一,一般只具有舒适功能,而不具备保健功能,使人们在睡眠时得不到很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产生负氧离子、有效改善睡眠环境的多功能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被,其包括被子本体、负高压发生器以及变压整流器,所述变压整流器的输出端与负高压发生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负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负离子碳纤维头与被子本体连接;所述被子本体由多层布料叠加缝制而成,其从上层到下层依次为过滤布层、纳米孔碳纤维层、纤维织物层、保暖层、棉布层。
优选的,上述过滤布层材质为聚丙烯材料或无纺布,上纤维织物层材质为人造棉或晴纶,上述保暖层材质为太空棉或棉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纳米孔碳纤维可以输送负高压发生器产生的负电荷,使纳米孔内外空气电离,从而产生负氧离子(其相当于放电装置),在脉冲电荷的作用下,使纳米孔碳纤维上的空洞成为脉冲负离子通道,负离子波涌出通道形成瀑布效应,能形成负离子睡眠环境;在脉冲负电荷的作用下纳米孔碳纤维的静态吸附变为动态吸附,加速环境中有害气体和粒子的分解、降解和吸附,并加速消除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异味、电磁辐射和静电,使周围空间快速净化,达到调节人体机能和身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变压整流器;2、负高压发生器;3、过滤布层;4、纳米孔碳纤维层;5、纤维织物层;6、保暖层;7、棉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被子本体、负高压发生器2以及变压整流器1,所述变压整流器1的输出端与负高压发生器2的电源端连接,所述负高压发生器2的输出端通过负离子碳纤维头与被子本体连接;所述被子本体由多层布料叠加缝制而成,其从上层到下层依次为过滤布层3、纳米孔碳纤维层4、纤维织物层5、保暖层6、棉布层7。负高压发生器2选用常规型号即可,如H1型。所用的负离子碳纤维头为碳纤维负离子发生器专用碳头,可采用马鞍山市昶恒盛电子厂生产的产品。
以上所述过滤布层材质为聚丙烯材料(PP)或无纺布,其透气性好、吸附功能比较强,纤维织物层材质为人造棉、晴纶或无纺布,保暖层6材质为太空棉或棉花。
本实用新型中的纳米孔碳纤维在经过负高压发生器激发以后,可以释放电子,电子被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吸收以后形成负氧离子,其作用相当于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中的放电装置(碳毛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海鹏,未经姚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