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式滤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6364.8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裕;谢永和;张玉莲;方懂平;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大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学院;方懂平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滤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模块式谐波过滤装置,主要利用一相谐波电流反作用于另一相谐波电流,来抵消谐波,属于电气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理想状态下,电网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纯粹的正弦波。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中的谐波分量急剧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危及用电安全,造成能源浪费。 谐波是对周期性非正弦电量进行傅立叶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分量,其中大于基波频率的部分称为谐波,谐波频率与基波频率的比值称为谐波次数。当正弦基波电压施加于非线性设备时,产生的电流与施加的电压波形不同,电流发生了畸变,即产生了谐波。由于负荷与电网连接,谐波电流注入电网,这些设备就成为电网中的谐波源。在含有谐波的电网中测量,视在功率S与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之间的关系是:S>P+Q,余下的功率就是畸变功率C;这样,视在功率S就成为三个功率向量之和,即:S=P+Q+C。畸变功率具有无功功率的性质,因此,谐波电流的存在可看作无功功率的增加。它的存在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铜损耗,并使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例如,半导体材料生产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可以达到50Hz基波的电流的60~90%,大大增加能耗和对电网的污染。在大型企业中,由于大量使用节能射灯及变频器,高次谐波电流达基波电流的40%,造成功率因数补偿柜补偿电容大量损耗。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滤波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防止用户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流入电网或电网中高次谐波流入用户设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滤波装置,由绕组铁芯和三相绕组ABC构成,绕组铁芯由多块钢片叠加而成,其特征是:绕组铁芯有三根绕线柱,三相线的第一绕组分别按序绕在三根绕线柱上,三相线的第二绕组为A相绕在B相的下面,B相绕在C相的下面,C相绕在A相的下面,三相线的第三绕组为A相绕在C相的下面,B相绕在A相的下面,C相绕在B相的下面;各相的付绕组均为反向绕制连接;此绕法利用A相流过的电流,在B相铁芯和C相铁芯绕制反方向的付绕组,来抵消B相和C相上的部分电流,从而来防止谐波的产生。
绕组铁芯的上下两块钢片为高频坡膜合金硅钢片,其余钢片为矽钢片;三相绕组ABC每相绕组的扎数都相同。
本设备不但绕制方法简单,易生产,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谐波对用电设备产生的危害,应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滤波装置的原理图;
图中:1、绕组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滤波装置,由绕组铁芯1和三相绕组ABC构成,绕组铁芯1由多块钢片叠加而成,绕组铁芯1有三根绕线柱,三相线的第一绕组分别按序绕在三根绕线柱上,三相线的第二绕组为A相绕在B相的下面,B相绕在C相的下面,C相绕在A相的下面,三相线的第三绕组为A相绕在C相的下面,B相绕在A相的下面,C相绕在B相的下面;一般为先绕A相的第一、二和三绕组,接着绕B相的第一、二和三绕组,再绕C相的第一、二和三绕组;此绕法利用A相流过的电流,在B相铁芯和C相铁芯绕制反方向的付绕组,从而在B相铁芯和C相铁芯产生一个反向的谐波电流,来抵消B相和C相上的谐波电流,有效防止谐波的产生。绕组铁芯)的上下两块钢片为高频坡膜合金硅钢片,其余钢片为矽钢片,这样防谐波的效果更好;三相绕组ABC每相绕组的扎数都相同;其内部接线柱的接法为:a接a1,A1接a2,b接b1,B1接b2,c接c1,C1接c2。
本设备的使用方法为:将A、B、C三个接线柱与相应的进户线并联,另一端接相应的LC电路或电容即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网中的谐波对用电设备的影响,同时用电设备产生的谐波也不会污染电网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大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学院;方懂平,未经舟山大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洋学院;方懂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6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消谐控制器
- 下一篇:不间断电源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卡接线结构和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