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5918.2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柯耀荣;黄圣翔;秦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2 | 分类号: | H01R12/52;H01R13/02;H01R13/46;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电源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及一第一电源端子组,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第一电源端子槽,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组包括多对第一电源端子,每对第一电源端子设置于一个对应的第一电源端子槽内,每对第一电源端子包括相对设置且并未相连接的两个第一电源端子,每一第一电源端子具有一接触部;以及
一第二电源连接器,其对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一第二电源端子组,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多个第二电源端子槽,所述第二电源端子组包括对应于所述多对第一电源端子的多对第二电源端子,每对第二电源端子设置于一个对应的第二电源端子槽内,每对第二电源端子包括相对设置且并未相连接的两个第二电源端子,每一第二电源端子具有一接触部;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在对应所述多对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上方处及下方处分别穿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及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在对应所述多对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上方处及下方处分别穿设有多个第三散热孔及多个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对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时,每对第一电源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伸入每对第二电源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抵接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内表面,所述多个第一散热孔对准于所述多个第三散热孔,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对准于所述多个第四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散热孔皆为水滴状且其尖端部位朝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自所述基部朝前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在对应所述多对第一电源端子的基部的上方处穿设有连通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源端子槽的多个辅助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具有一基部,所述第二电源端子的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基部的前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在对应所述多对第二电源端子的基部的上方处穿设有连通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源端子槽的多个辅助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前端面内凹形成一插置空间,所述多个第一电源端子槽连通于所述插置空间,每一第一电源端子的接触部伸入所述插置空间内,所述多个第一散热孔及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分别连通于所述插置空间;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插置于所述插置空间内,所述多个第二电源端子槽延伸至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前端面,每对第二电源端子的两个接触部位于一个对应的第二电源端子槽的前部,所述多个第三散热孔及所述多个第四散热孔分别连通于对应的第二电源端子槽的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散热孔对齐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多个第三散热孔对齐于所述多个第四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对第一电源端子的两个第一电源端子的结构呈左右镜像对称,每对第二电源端子的两个第二电源端子的结构呈左右镜像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导槽,所述第二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导柱,所述两个导柱插置于所述两个导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59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相容传统脚位的正反插的连接器固持结构
- 下一篇:一体化排气管美化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