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4443.5 | 申请日: | 201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10 | 分类号: | D07B1/10;D07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疲劳 旋挖机用 钢丝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尤其涉及一种抗挤压性、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旋挖机和打桩机等重要机械设备上,使用6×19S、6×29FI、6×31WS、6×36WS等结构的钢丝绳,由于这种设备作业的环境比较恶劣,承受载重大并难易控制,会因为钢丝绳柔软性差、不耐压、疲劳性差等问题,而导至钢丝绳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
用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其特点是,包括中心股、外层股和主股;所述外层股的股数为6并均匀包捻在中心股的外侧,所述主股的股数为6并均匀包捻在外层股的外侧;所述中心股和外层股均采用瓦林吞式结构,中心为一根中心钢丝,在中心钢丝外侧为均匀包捻中心钢丝的6根钢丝;所述主股采用瓦林吞—西鲁式的组合式结构,中心为1根中心钢丝,第一层为均匀包捻在中心钢丝外侧的6根钢丝,第二层为均匀包捻在第一层外侧的12根钢丝,第三层为均匀包捻在第二层外侧的14根钢丝;各股与股之间为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主股的第二层的12根钢丝,6根为细钢丝,6根为粗钢丝;6根细钢丝嵌入第一层钢丝的外部凸起部位,第一层6根钢丝之间形成的6个外侧间隙里分别嵌入粗钢丝;第一层钢丝与中心钢丝呈线接触,第二层钢丝与第一层钢丝之间为线接触,第三层钢丝呈扇形上环形,第三层钢丝与第二层钢丝之间呈点接触,第三层钢丝之间呈面接触。所述细钢丝与粗钢丝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粗钢丝的直径大于细钢丝的直径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抗挤压、耐疲劳的旋挖机用钢丝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捻股:采用预成型工艺,使钢丝股变形,然后用后变形器消除钢丝股的残余应力,使钢丝股平直,生产中心股时要在捻股机的合拢口进行喷油;
b、合绳:钢丝绳的6股外层股围绕着中心股进行螺旋性旋转,6根主股在合绳机车上通过分线盘把每根股分开,经过预变形器后,再用压线模压紧,压缩率为8%,再经过后变形器消除绳中的残余应力,然后外层股进行螺旋性旋转包捻,钢丝绳合绳后采用5~8%锻打率进行锻打,然后均匀涂上表面润滑脂即得所述的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股钢丝主股设计为33根,且钢丝绳经过捻股和合绳分二次捻制而成,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强钢丝绳的柔软性和耐磨性。
2、钢丝绳主股为“WS” 瓦林吞式—西鲁式的组合式结构,股中各钢丝的接触状态为点线接触状,使钢丝绳更柔软增绳了钢丝绳缠绕性。
3、钢丝绳通过股压实工艺技术,使钢丝绳更紧密,大大的增加了钢丝绳的有效面积和密实度,减少了钢丝绳的结构伸长,稳定各股之间的接触状态,提高了钢丝绳的抗挤压性和抗冲击性,同时所承受的载荷可远高于标准所规定的值15%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金属芯中心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金属芯外层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8根主股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4,抗挤压、耐疲劳旋挖机用钢丝绳,型号为6×K33WS -¢28mm,包括中心股1(¢3.9mm)、外层股2(¢3.6mm)、主股3(¢9.4mm);中心股1和外层股2,中心均包括一根中心钢丝和在中心钢丝外侧均匀包捻6根钢丝;主股3采用“WS”瓦林吞—西鲁式的组合式结构:中心钢丝1根,钢丝直径1.5mm、第一层钢丝6根,钢丝直径1.4mm、第二层钢丝12根,其中粗钢丝6根,钢丝直径1.5mm,细钢丝6根,钢丝直径1.1mm、第三层钢丝14根,6根细钢丝嵌入第一层钢丝的外部凸起部位,内层6根钢丝之间形成的6个间隙里分别嵌入粗钢丝;第一层钢丝与中心钢丝呈线接触,第二层钢丝与第一层钢丝为线接触,第三层钢丝呈扇形上环形,第三层钢丝与第二层钢丝之间呈点接触,第三层钢丝之间呈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防电板台车
- 下一篇:布料全自动超声波裁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