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气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94316.5 | 申请日: | 201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3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贞平;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04 | 分类号: | C09J7/04;B32B27/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气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气带,属于胶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导气胶带一面涂满胶粘剂,胶带上分布许多小孔或微孔,气体通过胶带上孔隙从胶带一侧到另一侧,即在胶带面垂直方向导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气体沿胶带面平行方向(胶带粘贴方向)排气时,市场上的导气胶带不能有效的解决排气问题。如在冰箱(柜)门体发泡时,一般在泡沫与门壳之间垫一隔离纸,发泡时隔离纸与门壳之间的气体就不能全部排出,易造成门壳裹气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气带,该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实施,通过该工艺制造的导气带设计新颖、易撕断,可解决冰箱(柜)门体发泡门壳裹气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气带,以牛皮纸为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面设置薄膜层,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两侧设有涂胶层,在所述薄膜层上设有防粘层。
所述薄膜层为PE淋膜、PP淋膜或PET淋膜。
所述涂胶层呈间隔状,即基材的表面两侧部分设有涂胶层,中间部分不设置涂胶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导气带设计新颖、易撕断,尤其适用于冰箱(柜)门体发泡排气。
2、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气带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材,2薄膜层,3防粘层,4涂胶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导气带是以牛皮纸为基材1,在所述的基材1的一面上设置PE薄膜层2,另一面两边设有涂胶层4,在所述的薄膜层上设有防粘层3。
本实施例中导气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淋膜:基材1通过淋膜机进行PE淋膜,在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PE薄膜层2;
b、涂防粘剂:基材1PE淋膜后,在PE薄膜层上涂上硅油防粘剂,形成防粘层3;
c、涂胶:通过一排等间距的涂胶槽,在基材1另一面涂上等间距的压敏胶粘剂,形成涂胶层4;
d、收卷、切割:压敏胶粘剂烘干后,收卷、切割制成导气带。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导气带是以牛皮纸为基材1,在所述的基材1的一面上设置PP薄膜层2,另一面两边设有涂胶层4,在所述的薄膜层上设有防粘层3。
本实施例中导气带的制造方法,包具有如下步骤:
a、淋膜:基材1通过淋膜机进行PP淋膜,在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PE薄膜层2;
b、涂防粘剂:基材1PP淋膜后,在PP薄膜层上涂上硅油防粘剂,形成防粘层3;
c、涂胶:通过一排等间距的涂胶槽,在基材1另一面涂上等间距的压敏胶粘剂,形成涂胶层4;
d、收卷、切割:压敏胶粘剂烘干后,收卷、切割制成导气带。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导气带是以牛皮纸为基材1,在所述的基材1的一面上设置PET薄膜层2,另一面两边设有涂胶层4,在所述的薄膜层上设有防粘层3。
本实施例中导气带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淋膜:基材1通过淋膜机进行PP淋膜,在基材1的一面上形成PET薄膜层2;
b、涂防粘剂:基材1PET淋膜后,在PET薄膜层上涂上硅油防粘剂,形成防粘层3;
c、涂胶:通过一排等间距的涂胶槽,在基材1另一面涂上等间距的压敏胶粘剂,形成涂胶层4;
d、收卷、切割:压敏胶粘剂烘干后,收卷、切割制成导气带。
依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制造出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导气带,可以有效解决冰箱(柜)发泡门壳裹气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