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4135.2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敬顺;张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节能功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消费者在使用电子产品充电器时,当充电完成后习惯将充电器自电子产品上移除,但未将充电器的变压器自墙上电源插座移除。现有变压器若未自墙上电源插座移除,变压器线圈仍会维持充电状态,并转换为热能消耗,长久下来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现今许多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上已将数据传输及电源供应整合,以达到轻薄节省空间的效果,2012年全球更将统一行动电话充电器规格为Micro USB。
有鉴于现有变压器若未自墙上电源插座移除,于非充电状态下仍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行动电话充电器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一第二开关端子、一电源端子、一变压器及一供电控制单元。
第一开关端子固定套设于端子座之外。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活动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于供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分离,于断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接触导通。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变压器连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供电控制单元可为一控制芯片附设于变压器,连接第一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及变压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置,并控制变压器供电或断电。
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电压源,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提供电压源。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端子座、一第一开关端子、一第二开关端子、一电源端子、一变压器及一供电控制单元。
第一开关端子部分包埋固定于端子座内。第二开关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活动地位移于一供电位置及一断电位置之间,于供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接触导通,于断电位置时,第二开关端子与第一开关端子分离;电源端子部分包埋于端子座内;变压器连接电源端子以提供一电压源;供电控制单元可为一控制芯片附设于变压器,连接第一开关端子、第二开关端子及变压器,以感测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或断电位置,并控制电源端子供电或断电。
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断路而不提供电压源,当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供电控制单元控制变压器提供电压源。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未插接外部电连接器时,变压器不供电,相较于习知技术,可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
图4为图2中AA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断电位置)。
图8为图6中BB剖面图(第二开关端子位于供电位置)。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铁壳
20 舌部
21 隔栅
30 端子
100 外壳
200 端子座
210/220/230 端子槽
311/321 第一开关端子
312/322 第二开关端子
410/420 电源端子
500 卡榫
600 供电控制单元
700 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12年全球将统一行动电话充电器规格为Micro USB,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应用于行动电话充电器,兼容于Micro USB规范,而可插接一Micro USB外部电连接器。
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连接器较佳地包含:一端子座200、一第一开关端子311、一第二开关端子312、二电源端子410/420、一卡榫500、一供电控制单元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4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