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震抗压安全逃生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93874.X | 申请日: | 201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3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毕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可斌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抗压 安全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防震抗压安全逃生门,其技术方案涉及防地震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当中最具有危害性的,对人类的伤害也是最大的,每年都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震级越大,造成的人员伤亡也就越大,在人们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来临的今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使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躲避灾害,快速离开房屋,处于地震时的屋中是最危险的,人们往往不能及时在地震发生时快速打开居室与外部连接的房门逃生,现代生活中,防盗门在各个领域(住宅、办公场所)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由于防盗门门框架及门体都是铁质材料的,在受到地震震动力的挤压下,极易变形,使防盗门门框与门体互相挤压在一起而不能打开,造成屋内人员被困不能及时离开到达相对开阔安全区域,而受到余震带来的再次伤害,乃至伤亡,由于没有具有防震抗压安全逃生门这种装置,加大了防盗门在地震发生时可能造成的破坏而成为人们脱离危险区域的障碍,也加大了由于被困不能自救而导致被动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既延长了时间又加大了伤害的风险,而如何在余震来临前的短时间内离开房屋逃生自救,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抗震自救重要性的今天,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以上的不足,采用内置特形门轴可拆装门面板的结构方式,最大限度减小利用传统的固定门轴活页开关门的方式所占用的门外空间,发明一种使防盗门具有防震抗压安全逃生功能的装置,且在被困人员成功自救离开的同时,还达到了保护室内财物安全的目的,对于现在的市场需求有着现实意义,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防震抗压安全逃生门,旨在使人们当地震造成防盗门门框受挤压变形使防盗门无法打开时,取下防盗门上安全逃生门前后门面板,实现逃生自救,再安上前门面板并锁上,达到逃生又保护了财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防震抗压安全逃生门,由防盗门、安全逃生门框架、长方形直铁板、U形铁板、前后门面板、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安全锁、锁舌槽口、护锁板、护锁板马车栓螺丝、前后门面板门扣手、上特形门轴上下部、下特形门轴上下部、后门面板六角螺丝、双呆扳手、紧固螺旋钮、圆垫片、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帽、后门面板六角螺丝帽、紧固螺旋钮六角螺丝帽、护锁板马车栓螺丝帽等构成,其特征是用槽钢焊接成长方形安全逃生门的门框架,安全逃生门框架内焊有长方形直铁板、U形铁板,安全逃生门框架焊接在防盗门门体内中下部居中位置,前门面板用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后门面板用后门面板六角螺丝紧固在安全逃生门框架的正反面上,其中,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穿过前门面板后,加入圆垫片,用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帽紧固,后门面板六角螺丝帽焊在安全逃生门框架反面的内壁上,前门面板门扣手焊在前门面板的中下部居中位置,后门面板门扣手焊在后门面板正面中心位置,上下特形门轴上部焊在前门面板上,上下特形门轴下部与安全逃生门框架焊接,安全锁紧固在前门面板反面靠近锁舌槽口一侧,锁孔由护锁板保护,护锁板由护锁板马车栓螺丝与护锁板马车栓螺丝帽旋紧紧固在前门面板上,前门面板用14个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紧固在防盗门的正面,后门面板用14个后门面板六角螺丝紧固在防盗门的反面,其特征在于前后门面板用前门面板马车栓螺丝、后门面板六角螺丝紧固在安全逃生门框架正反两面上,紧固螺旋钮六角螺丝帽焊在安全逃生门框架反面的内壁上,配备的双呆扳手用紧固螺旋钮扭紧固定在靠近上下特形门轴一侧的后门面板一侧的居中位置。
所述安全逃生门框架,由槽钢、长方形直铁板、U形铁板、框架螺丝上下移动槽孔、上下特形门轴槽口、上下特形门轴下部构成,用4块两端为45°角槽钢互相垂直焊接成长方形安全逃生门框架,安全逃生门框架内焊有4块长方形直铁板、10块U形铁板,上下特形门轴下部焊在安全逃生门框架一侧开有上下特形门轴槽口下方的内壁上,在有上下特形门轴下部安全逃生门框架的对面框架内的U形铁板上开有锁舌槽口,在安全逃生门框架四边上开有14个框架螺丝上下移动槽孔,前门面板四边上开有14个相对应的正方形螺丝孔,后门面板上开有圆形螺丝孔,安全逃生门框架焊接在防盗门门体内中下部居中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可斌,未经毕可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8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