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形寻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3622.7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黄军;黄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2 | 分类号: | B23Q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形寻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柱形寻边器。
背景技术
通常工件上有一些必不可少的斜度孔,有的斜孔是单方向有斜度,有的是两个方向有斜度(即复合斜度),如模具上常有的斜顶过孔,斜运水孔,斜抽芯孔等。在加工这些斜孔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需以斜孔的实际斜度为准,将工件摆放到合适加工斜孔的位置。由于摆斜后工件上原有的基准侧平面相对于机床上的碰数装置而言己处于N斜度状态,此时根本无法用正常的方法从工件的侧面取基准数。为解决取数问题,通常的作法是,预先在工件上加工出一相对于斜孔的基准台,以备取数,或是作工艺治具在治具上作一基准台,以备取数。以上两种以预先作基准台的方法,必会有加工精度的累积误差,减小了精准度,特别是大型工件很大程度依赖于治具取数,而且治具只针对某一斜度有用,只有完全相同斜度的孔才可以再套用此治具,也就是说工艺治具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无相互循环使用性,增加了加工时间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柱形寻边器,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想要的基准棱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柱形寻边器包括圆柱体和圆磁铁,圆柱体为3/4圆柱体,圆柱体上有两个沿半径方向的平面,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为了使柱形寻边器吸附在工件上,在柱形寻边器的两个平面上各开两个圆孔,并在圆孔内放有磁铁,磁铁表面不高于其所在的平面,这样可以保证柱形寻边器的两个平面能够紧紧的贴在工件的表面上,圆柱体的中心有一条与圆柱体共一条轴线的圆柱形槽,这样当工件的边缘有倒角,或者工件边缘不平整时,仍能保证柱形寻边器的两个面与工件的表面无间隙的紧贴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精准度高,不易损坏,且制作成本低廉。对于单斜度摆放后的工件寻边具有操作简易寻边快速等优势,且具通用性(不局限于某一工件),可当标准工具制作,批量生产销售。
附图说明
图1为柱形寻边器结构图。
图2为带有斜孔工件加工时的摆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2所示,把工件6摆放至加工所需的斜度,牢靠的固定在工作台上,此时开始寻边动作:第一步,把柱形寻边器8安放到工件的两面相交处,如图四所示,借助寻边器上四个磁铁2的吸咐作用力,使寻边器中的两面与工件的两面紧紧相贴,面与面相贴不能有间隙(会影响精准度,事先必需清理工件表面与寻边器表面,如除毛刺等,寻边器上的圆形避空槽此时就发挥了它的作用);第二步,用方形碰数工具7左侧平面往X方向与寻边器轻轻对碰,找到方形体侧平面与寻边器圆柱体表面的X方向相切线(点)P,由于圆柱体表面上切线上各任一点到圆柱体中轴线的距离都相等(即为圆柱体半径),因此可得P与圆柱体中轴线的距离等于寻边器的半径值,通过寻边器寻边的方法,就算工件上棱边有倒角,也可以轻易的找到工件上的取数边线,再以同样的动作原理找到-Z方向的取数基准边线。第三步,当取数基准线找到后,在机床的电子尺上清零(作为基准坐标),然后就可参照基准坐标进行所需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