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控制式汽车副制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93287.0 | 申请日: | 2010-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宋正臣;吉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正臣;王军 |
| 主分类号: | B60T13/26 | 分类号: | B60T13/26;G09B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控制 汽车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压控制式汽车副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车制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保障系统。特别是用于驾驶员培训的教练车,行车中在遇到情况需要采取制动,而学员没有实施制动时,需要教练员及时采取制动。对于教练车需要增加用于教练员应急使用的制动操纵装置(副制动装置),其他车辆也可根据需要加装副制动装置。目前汽车采用的副制动装置多为机械控制式,即副制动踏板通过杆件或拉线与汽车的主制动踏板相连,教练员(或副驾驶座位人员)操纵副制动踏板经杆件或拉线控制主制动踏板进行工作。此类结构安装不便;产生运动干涉和弹性变形使操作滞后且不灵活;会干扰驾驶员操作;影响驾驶室内简洁;有些车型难以或不能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压控制式汽车副制动装置,提高了汽车副制动装置的可靠性和操作性的同时,驾驶室内较为简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气压控制式汽车副制动装置,由副制动阀、制动阀下腔三通、制动阀上腔三通、双通单向阀I、双通单向阀II和副制动气压管路组成;
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主储气筒的前腔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制动阀下腔三通的一端连接,制动阀下腔三通的另两端通过气管分别与制动系统的主制动阀的下腔进气口、副制动阀的下腔进气口连接;
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主储气筒的后腔出气口通过气管与制动阀上腔三通的一端连接,制动阀上腔三通的另两端分别通过气管与制动系统的主制动阀的上腔进气口、副制动阀的上腔进气口连接。
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主制动阀的下腔出气口、副制动阀的下腔出气 口分别通过气管与双通单向阀II的一个对应进气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快放阀连接,快放阀与前制动气室连接;
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主制动阀的上腔出气口、副制动阀的上腔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与双通单向阀I的一个对应进气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后继动快放阀连接,继动快放阀与制动系统的后制动气室连通。
注:不同车型原制动系统零部件会有差异,但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装配使用。如:储气筒不分前后腔,而是配有两个储气筒分别对应。
上述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的双回路气压控制式行车制动系统中,增加了一套与原车制动控制装置并联的制动装置,其中所采用的双通单向阀、三通、副制动阀(串联双腔制动阀)均为公知产品(可根据不同车型选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行车主制动不实施的前提下,操作副制动踏板能有效地对汽车实施并控制制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汽车结构的基础上,与原汽车制动装置并联安装,不影响原汽车制动系统部件的正常装配。与现有机械控制式的副制动技术相比,具有主、副制动系统不会发生干涉、构造简洁、拆装便捷等特点;操纵性和安全可靠性明显提高。经检测线台架制动性能检验,制动力、制动力平衡及制动协调时间均与原车主制动系统一致;经路试制动性能检验,制动距离、平均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与原车主制动系统无差别。
另外,在行车制动系统主控制阀失效时,通过副制动系统的工作仍能实现汽车正常的制动过程,从而整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得以提高,更好地保证了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适合采用气压控制式行车制动的各类汽车,特别是驾驶教练车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原气压控制式汽车制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双通单向阀的剖视图,其中,A1、A2-进气口,B-出气口,28.壳体,29.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正臣;王军,未经宋正臣;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
- 下一篇:车辆刹车误踩油门智能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