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听诊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2513.3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7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霞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听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听诊头,是听诊器上的重要组成部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听诊器类型目前有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多用听诊器以及最新出现的电子听诊器目前,不管是哪种听诊器,都是通过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来进行工作,其中决定听诊器好坏的为拾音部分,也是我们俗称的听诊头。
一般来说,听诊头越大越重拾音效果越好,但是由于人体的构造,人体表面有弧度,若胸件过大,听头不能完全与人体接触,音响不仅不能很好地拾取,还会从空隙泻漏出去,因此,听诊头的大小应基于临床需要,因此听诊头有着一定的大小规定,听诊头的直径几乎都统一在45-50毫米之间,特殊的如儿科胸件的直径一般为30毫米,新生儿为18毫米,为了能够更好的拾音,需要改进听诊头的结构,使其的震膜能更好的拾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音清晰、灵敏度高并且使医生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的一种听诊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头包括震膜、集音罩、密封片和连接头,所述震膜套装在集音罩的一侧,用密封片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设置集音罩的另一侧,所述集音罩上设有传声通道。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声通道设置在集音罩的中心位置。
所述集音罩截面为C形,所述震膜套装在C形的集音罩开口的一侧。
所述密封片是由截面为U形的连续的闭合环构成。
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通过震膜的设计拾音的灵敏度和声音的强度,提高了传音清晰度和灵敏度,听诊头内震膜的震动使得听诊头中气体产生振动,通过传声通道使得震动更加明显、统一,然后传输到传声胶管中,使得在就诊使用时,传音更加清晰、灵敏度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听诊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震膜,2-密封片,3-集音罩,4-传声通道,5-连接头,6-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听诊头,所述听诊头包括震膜1、集音罩3、密封片2和连接头5,所述震膜1套装在集音罩3的一侧,用密封片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5设置集音罩3的另一侧,所述集音罩3上设有传声通道4,所述传声通道4设置在集音罩3的中心位置,所述集音罩3截面为C形,所述震膜1套装在C形的集音罩3开口的一侧,所述密封片2是由截面为U形的连续的闭合环构成,所述连接头5上设有连接口6,用于连接传声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霞,未经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2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氢气发生的胶体悬浮液
- 下一篇:聚酯容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