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1732.X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悦先;樊亚宗;周山花;吕留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新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74;C02F1/58;C02F10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转化 氧化 拆解 去除 污水 中总氰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除污水中总氰的一体机,尤其涉及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环保市场的污水处理一体机,多采用圆孔布水、多斗重力排泥、三角堰出水方式。圆孔布水方式其结构特点是在布水区上布置上圆形的空洞,以使水流通过,絮凝矾花易在布水区前沉淀;多斗重力排泥主要采用上斗口与下斗口所形成的斜斗,使污水滑落到泥斗之内,再通过排泥口排出,这种方式使得一体机整机高度较大、易出现排泥死区、随污泥排出的水量大、易造成污泥压滤机超负荷处理;三角堰出水,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但在现实使用时往往由于设计参数与实际参数的不一样导致堰口负荷的改变,从而导致出水“跑矾”或者漂浮物出流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一体机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采用穿孔管排泥、十字孔布水、孔眼出水的方式来优化污水处理一体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包括:电控箱、搅拌器、搅拌电机、斜管装置、防护栏、排泥阀门、排泥管、污泥斗、曝气头、放气管、槽钢、曝气支管,其特征在于:一体机上方设有防护栏;搅拌电机设于絮凝反应区上方防护栏内,与电控箱电线连接;斜管装置设于絮凝沉淀区腔体内壁上部,底部设有斜槽,斜槽中放置开有小穿孔的排泥管,利用 水的压力将产生的污泥挤压进入穿孔圆管中,在适当的时候经排泥阀门排出;曝气氧化池底部设有曝气头,曝气头之间用曝气支管相连;曝气氧化池外壁底部设有放气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通过提高排泥效率、改良布水方式以及优化出水方式,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能够有效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建设投资,并且有施工周期短、不受地形地势限制,节约运行费用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十字孔布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排泥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排泥管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孔眼出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子转化与氧化拆解法去除污水中总氰一体机,包括:电控箱1、搅拌器2、搅拌电机3、斜管装置4、防护栏5、排泥阀门6、排泥管7、污泥斗8、曝气头9、放气管10、槽钢11、曝气支管12,其特征在于:一体机上方设有防护栏5;搅拌电机3设于絮凝反应区上方防护栏内,与电控箱1电线连接;斜管装置4设于絮凝沉淀区腔体内壁上部,底部设有斜槽,斜槽中放置开有小穿孔的排泥管7,利用水的压力将产生的污泥挤压进入穿孔圆管中,在适当的时候经排泥阀门6排出;曝气氧化池底部设有曝气头9,曝气头9之间用曝气支管12相 连;曝气氧化池外壁底部设有放气管10。
具体实施时,将电控箱接入电源,带有小穿孔的排泥管7排泥的污泥区下边的斜槽可以灵活布置,不会产生死区,排泥彻底,污泥排除率提高20%~30%。在清水区的水面下50mm的位置开设孔眼,通过排水槽流出,漂浮物就不能随水流走,保证出水水质,避免“跑矾”现象的发生。在强化沉淀效果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少一体机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新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新悦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碟轴承座挡水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化亚铬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