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1477.9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迪;梅建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世必爱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60 | 分类号: | F16C33/60;F16C3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内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加工中,由于轴承的精度主要体现在滚道上,特别是滚道的表面的粗糙度及形状精度,是衡量轴承精度和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精车后的淬火处理工艺,由于淬火现象易形成冷裂纹,而且,淬火对厚度、直径较小的零件使用比较合适,对于直径较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够,因此加工后的轴承滚道易损坏。并且,现有技术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由于结构不合理,其滚道面的设置方式和粗糙度均达不到要求,因此造成该种轴承精度较低、且磨损快,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其结构简单,在提高轴承旋转精度的同时,其使用寿命提高了30%以上。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由内隔圈和对称设置在内隔圈两侧的滚动圈组成,所述的滚动圈为环形,在滚动圈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凸台I和凸台II,在凸台I和凸台II之间设有一个滚道面,在滚道面上设有高频锤头锤击形成的硬化层,该硬化层的厚度为0.5~1.5mm,凸台I和凸台II与滚道面的接触处设有凹陷槽,所述的滚道面呈倾斜设置在滚动圈上。
所述的硬化层的表面粗糙度Ra值≤0.1μm。
所述的凸台II的高度大于凸台I的高度。
所述的滚道面,其倾斜度为9-17度。
由于常规的滚道面采用精车加工后表面淬火处理,此种工艺加工后的表面质量较差而且淬火后易形成冷裂纹,滚道表面硬脆,在于滚子接触过程中,很容易损坏,因此,该种轴承使用寿命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在滚道面表层设有通过高频锤头锤击而成一层硬化层,使得轴承滚道面的表层金属组织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工件表面的波纹度愈加趋向平整,从而达到镜面的表面质量,所以,该滚道面不仅使得轴承旋转精度高,而且提升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由内隔圈和对称设置在内隔圈两侧的滚动圈组成,在滚动圈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凸台I和凸台II,在凸台I和凸台II之间设有一个滚道面,并且在凸台和滚道面的接触处设有凹陷槽,此种结构更好的保证了该种轴承的旋转精度,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2、该滚道面表层设有通过高频锤头锤击而成一层硬化层,使得轴承滚道面的表层金属组织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工件表面的波纹度愈加趋向平整,从而达到镜面的表面质量,采用该技术可以使滚道表层的金属组织更加致密,将滚道粗糙度提升3个等级以上,粗糙度Ra值可达0.1μm,甚至达0.1μm以下,同时使滚道表面的显微硬度提高20%以上,提高了滚道的接触疲劳性能。从而提高了其承载能力10%以上,轴承寿命提高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内隔圈,2、滚动圈,3、凸台I,4、凸台II,5、滚道面,6、硬化层,7、凹陷槽,8、内圈,9、外圈,10、滚动体,11、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由内隔圈1和对称设置在内隔圈1两侧的滚动圈2组成,所述的滚动圈2为环形圈体,在每个滚动圈2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凸台I 3和凸台II 4,凸台I 3和凸台II4分别绕滚动圈2一周,因此在滚动圈2外径上形成两条凸棱,在凸台I 3和凸台II 4之间设有一个滚道面5,在滚道面5上设有高频锤头锤击形成的硬化层6,该硬化层6的厚度为0.5~1.5mm,凸台I 3和凸台II 4与滚道面5的边缘交接处设有凹陷槽7,滚道面5呈倾斜设置在滚动圈2的外径面上。
所述的硬化层6的表面粗糙度Ra值≤0.1μm。
所述的凸台II 3的高度大于凸台I 4的高度。
所述的滚道面5,其倾斜度为9-17度,即为该滚道面5与滚动圈轴线的夹角为9-17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由内圈8、外圈9、滚动体10和保持架11构成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其中内圈8由内隔圈1和对称设置在内隔圈两侧的滚动圈2构成,内隔圈主要是调整游隙和轴承的装配高,而滚动圈2主要是承载滚子运转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世必爱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世必爱特种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传动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OPC鼓芯齿轮
- 下一篇:一种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