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头铰孔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1134.2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姚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5/00 | 分类号: | B23D7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头铰孔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头铰孔机床。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凹印版辊两端的锥孔加工,是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固定版辊的一端,版辊的另一端用中心架支撑,通过转动版辊,车刀沿小刀架的方向移动完成版辊一端锥孔的加工。加工完一端的锥孔后,再调头加工另一端的锥孔。即两端的锥孔要分两次加工。这各加工方式存在的不足是:
1、加工效率低,员工需要两次的装夹才能完成两端的锥孔,不同直径的版辊加工前员工要调整中心架的三个支点。
2、需要员工在版辊转动时调整,具有经验的员工才能完成,容易发生危险。
3、由于是两次装夹的加工,所以两端锥孔加工后的同心度低。
4、因为版辊的转动受版辊外园的椭圆度影响,版辊在转动时不稳,所以加工后的堵孔圆度较低。
5、版辊的外圆必须经过车床车削加工后才能进行锥孔的加工,如果版辊的外圆是毛坏的就无法进行锥孔的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头铰孔机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头铰孔机床,其包括:
床身;
导轨,架设在床身上;
两个动力箱,分别架设在导轨的两端可沿导轨左右移动;
两把铰刀,分别安装在两个动力箱的电机主轴前端并且相向设置;
自定心夹具,固定在床身上并位于两个动力箱的中间。
所述的铰刀为锥形铰刀。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铰孔机床用于加工版辊两端的锥孔,一次装夹可同时完成两端锥孔的加工。加工时版辊固定,通过两个相向设置的锥形铰刀的转动和移动同时完成两端锥孔的加工。两端锥孔的同心度由机床的精度保证,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效率高、安全性强、加工精度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铰孔机床的车床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铰孔机床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双头铰孔机床,包括床身1、导轨2、两个动力箱3、两把铰刀4和自定心夹具5。导轨2架设在床身上。两个动力箱3分别架设在导轨2的两端可沿导轨左右移动。两把铰刀4分别安装在两个动力箱3的电机主轴31前端并且相向设置。自定心夹具5固定在床身上并位于两个动力箱的中间。图1中所示,6为版辊,61为版辊两端的锥形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铰刀4为与待加工的版辊两端的锥孔相适配的锥形铰刀。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铰孔机床用于加工版辊两端的锥孔,采用版辊自定心夹紧固定不动,通过铰刀的转动和移动的方式完成锥孔的加工。版辊装夹固定后,两端的主轴箱分别带动专用的铰刀对锥孔进行加工,所以加工效率高。
版辊装夹方便,自定心的夹具取消了版辊的中心找正的过程。具有安全、装夹速度快的优点。
刀具选用与锥孔相适配的专用铰刀,成形刀具加工的锥孔精度、尺寸更加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运申制版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1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