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速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0364.7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8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虹光;徐党旗;严响林;闵宏斌;聂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速煤粉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双速煤粉燃烧器。煤粉燃烧器煤粉气流通道的布置方式。
背景技术
煤粉燃烧器是煤粉锅炉的主要设备,组织煤粉喷入炉膛的形态。煤粉喷入炉膛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煤粉气流的着火、刚性等特性。传统煤粉燃烧器喷入炉膛的形态一般为单股煤粉气流,或者平行的两股浓淡煤粉气流,煤粉气流的着火需要通过与炉内进行辐射与对流换热,这样往往是射流外部煤粉气流首先着火,如果外部煤粉浓度高、射流速度低的话就有利于煤粉气流的着火;解决着火的一个主要措施是提高煤粉浓度,降低煤粉气流的射流速度,但射流速度的降低带来射流刚性的不足。尤其是在燃用劣质贫煤和无烟煤的W型火焰锅炉上,降低煤粉气流射流速度有利于着火,但煤粉气流下射深度不够,行程变短,容易造成飞灰可燃物高、锅炉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煤粉燃烧器喷口形成内高速、外低速的煤粉气流射流,同时又可形成内淡煤粉气流、外浓煤粉气流的分布,利于煤粉气流着火,有效提高煤粉气流刚性的双速煤粉燃烧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同轴的煤粉气流内通道和煤粉气流外通道组成的双通道,双通道拥有同一燃烧器进口和喷口,所述的煤粉气流内通道通过连接肋片与煤粉气流外通道相连,且在煤粉气流内通道与煤粉气流外通道之间还设置有阻力调节元件。
所述的煤粉气流内通道和煤粉气流外通道煤粉气流速度比经阻力调节元件控制在1-3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煤粉燃烧器上实现了外圈高煤粉浓度低射流速度、内圈低煤粉浓度高射流速度的喷射形态,很好的解决了煤粉气流既要稳定着火又要保证射流刚性的矛盾,同时内外煤粉射流速度可调,大大提高了煤粉燃烧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同轴的煤粉气流内通道1和煤粉气流外通道2组成的双通道,双通道拥有同一燃烧器进口5和喷口6,所述的煤粉气流内通道1通过连接肋片3与煤粉气流外通道2相连,且在煤粉气流内通道1与煤粉气流外通道2之间还设置有阻力调节元件4。
阻力调节元件4将煤粉气流内通道1和煤粉气流外通道2煤粉气流速度比控制在1-3之间。
本实用新型增加同轴煤粉气流的浓淡气流隔离装置,通过增加煤粉气流隔离装置以及阻力调节元件,在煤粉气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煤粉燃烧器喷口外圈煤粉浓度高、速度低,燃烧器内圈煤粉浓度低、速度高的煤粉气流分配形态。这样即保证了燃烧器出口煤粉射流外部高煤粉浓度、低速气流与炉膛内高温烟气的辐射、对流换热,以提高煤粉气流的着火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燃烧器出口煤粉射流内部低煤粉浓度、高速气流对整体煤粉气流射流刚性的维持。通过调整通道1、2之间的阻力元件,可以实现通道1、2间速度比的调整,进而达到调整整个煤粉气流着火和射流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流经燃烧器同一通道的煤粉气流分为同轴的两股,此项技术解决了即要煤粉气流稳定着火又要射流刚性强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燃烧器出口煤粉气流射流的组织,合理的煤粉气流射流组织有利于一次风粉着火,增加了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降低飞灰含碳量,能显著提高锅炉效率。
由于在燃烧器出口一段距离内实现了浓淡燃烧,在一定程度起到降低锅炉NOx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扭矩传递尤其用于空调压缩机的装置
- 下一篇:液体过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