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外伤用带孔胸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0301.1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6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赖群;李勇;王绪增;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宁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中天***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伤 用带孔胸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胸外伤用带孔胸带。
背景技术
胸外伤在人体伤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来多由交通肇事、建筑施工意外等引起,胸外伤中以肋骨骨折最为多见,对于单纯肋骨骨折,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即通过胸带或护板固定,限制胸廓运动,减轻疼痛,减轻胸壁浮动,降低骨折断端刺破血管或肺造成血气胸的几率。对于胸壁外固定,比较传统和应用较广泛的为多头胸带外固定,通过胸带固定可以减轻断裂肋骨相互移动,使患者减轻疼痛。但临床上单纯肋骨骨折相对较少,多数病人会合并血气胸,这时部分病人就需要及时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术,以引流胸腔积血或积气,促进肺膨胀,改善呼吸功能。而这时如果病人已经接受胸带外固定治疗,多数情况下需去除胸带以便于实施闭式引流术。如果一定需要闭式引流和胸带固定同时进行,则临床上往往需要在胸带上戳孔,这样做增加了感染机会和临床工作量,操作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使用方便的胸外伤用带孔胸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胸外伤用带孔胸带,包括护胸片,护胸片两端均连接有多头带,多头带位于括护胸片背面,其特征是:护胸片两端均开有多个操作缝,操作缝的一端自由敞开,操作缝另一端的护胸片上开有胸管穿孔,胸管穿孔与操作缝相通,相邻两个操作缝之间为护胸条,每端其中一个护胸条背面连接均有压缝片,压缝片位于多头带和护胸条之间,操作缝位于压缝片里面。
本实用新型中胸管穿孔的设置使病人在接受胸带外固定治疗的同时,还能实施闭式引流术,合理解决了胸壁固定和胸管植入之间的矛盾,既能起到固定胸壁的目的,又能保证胸管的顺利植入,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护胸片;2、多头带;3、胸管穿孔;4、操作缝;5、护胸条;6、压缝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胸外伤用带孔胸带,如图1所示,包括护胸片1,护胸片1两端均连接有多头带2,多头带2位于括护胸片1背面,护胸片1两端均开有多个操作缝4,操作缝4的一端自由敞开,操作缝4另一端的护胸片1上开有胸管穿孔3,胸管穿孔3与操作缝4相通,相邻两个操作缝4之间为护胸条5,每端其中一个护胸条5背面连接均有压缝片6,压缝片6位于多头带2和护胸条5之间,操作缝4位于压缝片6里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临床严重胸外伤的救治,制作时在普通胸带的护胸片两侧接触侧胸壁处间断预留1.5cm×5cm的孔隙作为胸管穿孔,胸管穿孔远端(即操作缝所在处)以宽布(即压缝片)覆盖,外面再以多头带外压,这样既方便引流管的置放,同时又能保证胸廓固定的确切性,既不会延误治疗时机,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宁,未经张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90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自动称重功能的电动医疗护理床
- 下一篇:风湿康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