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推拉门滑道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89608.X | 申请日: | 201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卢发瑞;梁奕清;罗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E06B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 地址: | 52806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推拉门 滑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的推拉门轨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推拉门滑轨结构,目前国内外普遍生产、使用1字形门滑轨和T字形门滑轨,滑轨与地面存在高低差不便通行,不易清理,且这两种滑轨损坏后不能更换,影响其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独特推拉门滑道,以克服目前推拉门滑轨与地面存在的高低差,不易清理,滑轨损坏后不能更换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推拉门滑道,包含有如下技术特征:该下滑道主体上具有至少一个分体滑道,该分体滑道包含:自下滑道主体向上开设的滑道槽口;可替换滑轨,该可替换滑轨具有轨道槽口和水平轨道面;该可替换滑轨通过轨道槽口与滑道槽口相对接设置在滑道主体上。
所述滑道槽口为“U形”或“倒门形”,所述轨道槽口为“倒U形”或“门形”。
所述滑道槽口上端设置有滑道卡点,轨道槽口末端设置有轨道卡槽,滑道槽口与轨道槽口相互卡固,滑道卡点和轨道卡槽相互抵靠。
所述可替换滑轨上具有圆弧形凸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下滑道主体上的U槽口与可替换滑轨配合设计,使得U形槽口之间的间隙缩小,窗扇或门扇的运行空间变大,方便清洁,方面更换,不易脱轨。其中,可替换滑轨通用性强。滑道与地面连接时,滑道与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方便通行,门槛低,很好地解决了目前推拉门滑道与地面存在高低差,及滑轨损坏后,不能更换,影响其使用性能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拉门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拉门滑道竖剖施工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拉门滑道竖剖施工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号说明:1、下滑道主体;2、纱扇滑轨;3、分体滑道;4、窗扇一体滑轨;5、滑道槽口;6、可替换滑轨;7、槽口卡点;8、滑轨槽口;9、滑轨卡槽;10、圆弧凸台;11、水平轨道面;12、固定铁片;A、墙体结构;B、水泥沙浆;C、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推拉门竖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下滑道主体1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纱扇滑轨2、分体滑道3和窗扇一体滑轨4,其中,分体滑道3的分体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改进结构。分体滑道3包含自下滑道主体1向上开设的滑道槽口5和可替换滑轨6,滑道槽口5呈“U形”或“倒门形”,于槽口上端分别设置槽口卡点7。可替换滑轨6一侧具有与滑道槽口5相对应的呈“门形”或“倒U形”的滑轨槽口8,该滑轨槽口8的末端具有滑轨卡槽9,可替换滑轨6的另一侧设置圆弧凸台10和延伸的水平轨道面11。分体滑道3的水平轨道面11与窗扇一体滑轨4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滑轨槽口8卡设于滑道槽口5内,通过槽口卡点7和滑轨卡槽9的相互抵卡以及滑轨槽口8与滑道槽口5的水平相互作用力实现固定。图1中仅显示了滑道槽口5包设在滑轨槽口8的外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反过来设置,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槽口的具体形状也并非仅限定于“U形”或“门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可替换滑轨与U形槽口配合的分体式滑道结构,可以缩小U形滑道槽口之间的距离,但并不影响与之配合的可替换滑轨的工作面积,使得门扇的滑动空间变大,有利通行,有利替换,有利清扫。
当门扇或窗扇采用双向滑动扇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图1中窗扇一体滑轨4改为分体滑道3,使得双向的窗扇或门扇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请参见图2所示,于具体施工过程中,下滑道主体1的底端基座与固定铁片12固定,并通过水泥钉钉入墙体结构A中。基座内部的空间可以填充保温材料C提升门窗的保暖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地面的水泥沙浆B的铺设平面与分体滑道3的水平轨道面11及窗扇一体滑轨4的轨道面在同一平面上。或者如图3所示的与两侧地面的水泥沙浆B平面高度一致。采用上述的结构具有加工安装方便,结构牢固,方便清洁,不易脱轨,门槛低,可替换滑轨通用性强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市电互补控制器
- 下一篇: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