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回转式冷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89520.8 | 申请日: | 201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4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祖芬;陈旭晔;沈刚;曹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8D11/04 | 分类号: | F28D1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回转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高效回转式冷却机。
背景技术
冷却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操作,在化工、医药、轻工、农产品加工等作业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常规的回转式冷却机的筒体内分三道隔板分隔,为了利于物料随冷却机转动而行进和利于排空,隔板的外围都开有月牙形的通料口,但由于熟石膏粉的流行性特别好,导致实际生产中熟石膏粉在筒体内呆的时间较短(一般只有3~4分钟),做不到理论计算中的停留12分钟的时间,这样料层厚度(亦即物料与冷却管束表面直接接触的截面积高度)较薄,与冷却管束接触的物料就少,从而大大降低了热交换的效果,而且虽然筒体转速可调,但在实际应用中调节筒体的转速,几乎改变不了筒体内料层的厚度,亦即熟石膏粉在筒体的停留的时间不可控制。因此这种结构的回转式冷却机在实际应用中都不是很理想,若要达到冷却要求就只有加大筒体的长度,但势必会加大成本,而且会因热交换效率低下导致能源浪费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回转式冷却机。它可以保持保持筒体规格不变的情况下,保证物料的冷却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回转式冷却机,包括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筒体,筒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设有进风罩,进料口设有出风罩,进风罩和出 风罩之间设有若干根冷却管束;所述的筒体内壁上经固定支座设有若干隔板,若干隔板布置成单螺旋形或多螺旋形。
前述的高效回转式冷却机中,所述的隔板与固定支座的连接,是隔板经螺栓与经焊接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固定支座的连接。
前述的高效回转式冷却机中,所述的若干根冷却管束,固定在隔板中。
前述的高效回转式冷却机中,所述的筒体横向倾斜,进料口处于高位。
前述的高效回转式冷却机中,所述的出风罩、进风罩与筒体之间均经迷宫密封。
前述的高效回转式冷却机中,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筒体上的与托轮接触的轮带、带挡边轮带和大齿轮,带挡边轮带的挡边与挡轮接触;还包括有连接传动电机的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保持筒体规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将筒体内的隔板排列成螺旋形的,使物料在筒体内沿着螺旋形通道前进,延长物料在筒体内的冷却时间,从而使物料与冷却管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以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而且能通过调节筒体转速可达到物料在筒体内的前进速度,并做到随筒体转速变化而可控。与同等生产能力的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功率可大幅下降,实现高效节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F的剖视图;
图3是筒体展开的隔板排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进风罩,2-出料罩,3-筒体,4-隔板,5-固定支座,6-轮带,7-冷却管束,8-大齿轮,9-带挡边轮带,10-出风罩,11-进料螺旋,12-出风罩支架,13-挡轮,14-托轮B,15-小 齿轮,16-传动电机,17-托轮A,18-进风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高效回转式冷却机,构成如图1至3所示,包括包括传动装置和与传动装置连接的筒体3,筒体3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特点是:所述的出料口设有经进风罩支架18固定的进风罩1,进料口设有经出风罩支架12固定的出风罩10,进风罩1和出风罩10之间设有若干根冷却管束7;所述的筒体3内壁上经固定支座5设有若干隔板4,若干隔板4布置成单螺旋形或多螺旋形,筒体转动时就形成单螺旋形或多螺旋形的通道;所述的进料口设有进料螺旋11,所述的出料口设有出料罩2。
所述的隔板4与固定支座5的连接,是隔板4经螺栓与经焊接固定在筒体3内壁上的固定支座5的连接。
所述的若干根冷却管束7,是固定在隔板4中。
所述的筒体3横向倾斜,进料口处于高位。
所述的出风罩10、进风罩1与筒体3之间均经迷宫密封。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筒体3上的与托轮A17接触的轮带6、与托轮B14接触的带挡边轮带9和大齿轮8,带挡边轮带9的挡边与挡轮13接触;还包括有连接传动电机16的小齿轮15,小齿轮15与大齿轮8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隔板如图3在筒体内以螺旋形式排列,当传动电机经大齿轮和小齿轮传动带动筒体转动时,筒体内就形成螺旋通道;物料由进料螺旋喂进筒体内后,物料就会沿着筒体内由隔板形成的螺旋通道前进,而前进的速度将会随着筒体转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由出料罩处出料。在物料行进的过程中,物料与冷却 管束表面直接接触而冷却,冷却时间的长短及物料在筒体内的厚度(亦即物料与冷却管束表面直接接触的截面积高度)将根据引风机的能力及出料口物料所需温度通过改变筒体转速而控制,这样就能做到以最小的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冷却效率,并维持物料恒定温度稳定地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靶位房间突入靶机
- 下一篇:U形管汽水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