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介入治疗定向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9293.9 | 申请日: | 201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范跃星;袁慧欣;赵建国;李国毅;张邵军;李惠媛;姚栋;张锦;田力;原华明;牛素丽;兰海波;李军;张丽琴;郑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峰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t 介入 治疗 定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CT介入治疗时所用的定向装置。
背景技术
CT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定位精确、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而且疗效较好,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检查与治疗方法。CT引导穿刺的体内靶点、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可以由CT扫描图片精确定位与测量,但是穿刺时进针方向的把握却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情况下是医生根据个人经验估摸方向,经过多次试穿后最终找到正确的方向,造成手术时间长、辐射剂量大、并发症较多、患者痛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精确定位的CT介入治疗定向仪。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CT介入治疗定向仪,其包括底座、立柱、横臂、纵臂和空间量角器,置于地面的底座,装有滑轮及固定位置与调节水平的螺丝,立柱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横臂与立柱顶端连接,纵臂与横臂前端连接,横臂与立柱、纵臂与横臂均相互垂直,纵臂前端装有环形托板,环形托板上装有空间量角器,纵臂前段装有十字光源激光器,所述的空间量角器由环基、纵向量角器、横向量角器、带线光源激光器的双向指针组成,环基与环形托板同轴,纵向量角器呈半环状,刻有-90°~90°的刻度线,两端垂直于环基固定于环基外缘,横向量角器呈半圆形,亦刻有-90°~90°的刻度线,以其底边与横臂平行的方向固定于环基内缘,在横向量角器无刻度一侧通过其圆心铰结有指针臂,指针臂的上端装有双向指针,双向指针的上部为细长针状,下部装有线光源激光器,环基圆心、横向量角器圆心、纵向量角器圆心与指针臂旋转圆心为同一点,环基上表面装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水准仪。
该定向仪模拟CT引导穿刺时扫描用以确定靶点、皮肤表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所用层面时的实际过程而设计,科学、精确,非常完整的再现了寻找穿刺路径的全过程,并用激光束予以长时间显示进针方向,使临床操作更加方便、准确。而且定向仪可以远离手术野,大大减少污染手术的几率。如果空间有限,还可以将底座及立柱部分改成吊顶固定装置,将更加方便使用。如果制作材料选用非磁性物质,尚可用于核磁共振引导下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CT介入治疗定向仪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空间量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间量角器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横臂;4-纵臂;5-空间量角器;6-滑轮;7-环形托板;8-十字线光源激光器;9-环基;10-纵向量角器;11-横向量角器;12-双向指针;13-升降螺丝;14-指针臂;15-重心盘;16-升降固定螺丝;17-平衡码;18-线光源激光灯;19-纵向水准仪;20-横向水准仪;21-水准仪;22-上节伸缩调节螺丝;23-横臂固定螺丝;24-远节伸缩调节螺丝;25-纵臂移动调节螺丝;26-平衡码移动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峰,未经王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9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塞杆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无级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