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电蚊香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8458.0 | 申请日: | 201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玉倩 |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蚊香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驱蚊液驱蚊的电蚊香,采用内部电池供电或外部直流电源供电,发热元件为PTC材料,适用于在无220V交流电情况下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液体电蚊香以其使用简单、不需经常更换驱蚊液、成本低、耗电小、驱蚊效果较好等特点深受广大家庭喜爱,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驱蚊装置。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电蚊香均是采用220V交流电,适合于家庭等具有220V交流电源的场合使用。但是在许多需要驱蚊的场合却无法得到220V交流电,如野外露营等,普通的电蚊香便不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液体电蚊香在不具备220V交流电情况下无法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电蚊香,该液体电蚊香能够在无220V市电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电池供电工作,也可以用例如汽车上的12V直流电源等外部直流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内部电池1向发热元件8供电,并通过导热元件6将热量传给药液芯棒7,对其进行加热。它主要包括壳体、发热元件、导热元件、驱蚊液、电池、电源开关、熔断器、电源指示灯以及电池欠压检测与报警元件。电蚊香采用恒温PTC发热元件,通过导热元件对下端浸入驱蚊液中的芯棒的上端进行加热,使药液不断挥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目的。电池放完电后,通过充电器及壳体上的充电插座充电,根据外壳上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电池是否应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内部电池供电,无需220V交流电,携带、使用方便,成本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液体电蚊香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中:1-电池,2-充电插座,3-元件板,4-隔热层,5-电源开关,6-导热元件,7-药液芯棒,8-发热元件,9-壳体上盖,10-发光二极管,11-壳体底座,12-隔热层,13-药液瓶,14-分压电阻,15-分压电阻,16-电阻,17-三极管,18-三极管,19-限流电阻,20-限流电阻,21-发光二极管,22-发光二极管,23-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电池1、电源开关5、发热元件8及熔断器23串联,熔断器选用2A,起短路保护作用。限流电阻20的一端与发热元件8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22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22的正极与发热元件8的另一端相连,限流电阻20的电阻值在2000欧以上,使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小于5mA即可,以减小功耗。发热元件8采用DC12V、4W、居里点温度为125℃的PTC元件。电池1选用XC-12V-2.6AH-PVC70-55-19型锂电池组,额定电压12V,额定容量2600mAh,可保证电蚊香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以上,最大工作电流可达4A。电阻14与电阻15串联,电阻14的另一端与发热元件8的一端连接,电阻15的另一端与发热元件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14与电阻15组成分压电路,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应大于10000欧,并且当电池电压降至7.5V左右时,电阻15的电阻值应使分压电压小于0.6V,以使三极管17截止。三极管17的基极与分压电阻15的一端相连,发射极与分压电阻15的另一端相连,电阻16的一端与三极管17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接发热元件8与电阻14的公共端。三极管18的基极与三极管17的集电极相连,发射极接三极管17的发射极,集电极接电阻19的一端,电阻19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21的负极,发光二极管21的正极接发光二极管22的正极。两个三极管的型号均为9013,电阻16的电阻值为4700欧,电阻19的电阻值使发光二极管21的电流不小于5mA即可。发光二极管10为双灯丝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22为红色,发光二极管21为绿色,发光二极管22为电源指示灯,发光二极管21为电池欠压指示灯,通过发光二极管10的发光颜色即可得知电池是否欠压。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PTC发热元件8为长条片状,两端固定在带有突起平面的壳体底座11上,发热元件的底面附有一层隔热材料12,长条片状长度方向的中间制有圆环体的导热元件6贴在加热元件8的上表面,导热元件6为铝质,其上表面也附有一层隔热材料4,PTC发热元件8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元件6将热量传给药液芯棒。药液瓶13通过螺纹固定在壳体底座11的下方,药液芯棒的上端从发热元件8及导热元件6的中间穿过。锂电池组1为扁平状,由三个圆柱状电池串联组成,将端盖取下,电池组从电池盒的底部装入,电池组通过两根导线及接插件与其它电气元件连接,以便于电池的拆装。充电插座2固定在壳体上盖9的与电池接近的位置,电池需要充电时,直流电源从此引入。电源开关5可固定在壳体上盖9的靠近充电插座的位置。熔断器23、三极管17、三极管18、电阻14、电阻15、电阻16、电阻19及电阻20可焊接到元件板3上,元件板可固定在电池上方的壳体上盖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玉倩,未经梁玉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84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