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髌骨导引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7670.5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1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怀;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髌骨 导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髌骨导引针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髌骨骨折的髌骨导引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治疗髌骨骨折主要采用如下方法:使用克氏针穿过髌骨骨折端部处,然后用固定线固定。采用克氏针,存在有如下不足:治疗髌骨骨折时,术后固定线容易松动或脱落,容易导致骨折断端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髌骨导引针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的髌骨导引针装置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髌骨导引针装置,它包括:
一传动杆,它具有一前端部和一能同轴传动连接钻机的后端部;
一导引针,它具有一成锥状的导引端部和一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处开设有一贯穿的锁接孔;
一能折断的折断部,它固接在传动杆的前端部末端和导引针的连接端部末端。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传动杆的后端部截面呈非圆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折断部的直径小于导引针的直径。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髌骨导引针设有锁接孔,固定时所述固定线可穿过锁接孔,则能达到对骨折断端的加压,能防止术后固定线松动或脱落,能实现坚强内固定,能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则能防止导引针脱出,固定更牢靠;
2、传动杆和导引针之间通过能折断的折断部固接,术中可折断,则方便术中操作,方便微创手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髌骨导引针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髌骨导引针装置,它包括一传动杆100、一导引针200和一折断部300。
所述传动杆100,它具有一前端部110和一能同轴传动连接钻机的后端部120;最好,所述传动杆120的后端部截面呈非圆形,以能同轴传动连接钻机。
所述导引针200,它具有一成锥状的导引端部210和一连接端部220,所述连接端部220处开设有一贯穿的圆形的锁接孔221。
所述折断部300,它固接在传动杆110的前端部110末端和导引针200的连接端部220末端。所述折断部300的直径小于导引针200的直径,其使用者能手动折断。
本实施例之中,采用髌骨导引针装置临床治疗的步骤可如下描述:
1、使用者在使用本产品前,应仔细阅读A0组织技术推荐的《骨科内固定》及其他相关资料。并熟练本产品的操作过程。
2、患者体位:一般为仰卧位。
3、手术切口:纵向或横向切口,切口大小应能放入植入物,得到清晰的手术视野。
4、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髌骨。
5、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后将两根髌骨导引针装置,穿过骨折断端,折断导引针的折断部后,将固定线穿过导引针的圆孔,进行绑扎固定,最后用锁紧器锁紧固定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专用移动式摇臂影像摄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游览车单轨道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