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7348.2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金涛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将电热装置于烹煮食物时所产生的烟,加以导引向外侧排出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电热装置通常只提供加热构造,但对于在烹煮食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并未提供相关的排烟结构将烟导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以致于使用者在以该电热装置进行食物烹煮时所产生的烟随处飘散,不仅造成使用者烹煮上的困扰,吸入过多的烟也将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清理上也相当麻烦。
设计人即是鉴于现有电热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将烹煮食物产生的烟固定导向外侧,而使得烟四处飘散的缺失,于是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通过在电热装置上装设有排烟结构,可将烹煮食物产生的烟导引至固定的外侧方向,避免使用者吸入过多的烟,同时有利于烹煮食物的进行以及事后的清理工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所述电热装置的壳体上设有一空间,所述空间内组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能在所述空间中上下移位;所述排烟管具有入口与出口;在所述空间内,且对应所述排烟管的出口处装设有抽风风扇,所述抽风风扇具有入风端与出风端,所述入风端对应所述排烟管的出口,所述抽风风扇与一触控开关电连接,所述触控开关装设于所述空间内,并相对位于所述排烟管缩入所述空间内时的下降位置处且能与所述排烟管接触;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抽风风扇的出风端处设有排烟口。
如上所述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其中,所述抽风风扇的出风端及所述壳体的排烟口间装设有过滤棉。
如上所述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其中,所述排烟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排烟管朝向烟产生方向的管壁上。
如上所述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其中,所述排烟管的入口由多个贯穿所述排烟管的管壁的穿孔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在电热装置的壳体上预留一空间,于该空间中组设有能在该空间中上下移位的排烟管,该排烟管具有入口与出口,并在该空间对应出口处装设抽风风扇,于该壳体对应抽风风扇的出风端处设有排烟口,另在排烟管缩入该空间的下降位置处装设一触控开关;据此,当欲进行排烟时,便能将排烟管自该空间中拉出至上升位置,使该排烟管脱离压触触控开关,进而启动抽风风扇运转,令电热装置烹煮时产生的烟由排烟管的入口进入,经排烟管的出口、抽风风扇后,由排烟口排出外界。
其中,该排烟管的入口设置在朝向电热装置的加热部的管壁上,该入口包括多个贯穿排烟管管壁的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在该抽风风扇的出风端及壳体的排烟口间装设过滤棉,以过滤经排烟管导引排出的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组合侧视图(排烟管位于下降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局部侧视放大图(排烟管位于下降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局部侧视放大图(排烟管逐渐脱离下降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立体组合图(排烟管位于上升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的组合侧视图(排烟管位于上升位置)。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电热装置 11 壳体
111 空间 12 排烟管
121 入口 122 出口
13 抽风风扇 131 入风端
14 触控开关 132 出风端
112 排烟口 15 加热部
16 过滤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热装置的排烟结构,主要是在该电热装置1的壳体11上预留一空间111,于该空间111内组设一排烟管12,该排烟管12能在该空间111中上下移位;该排烟管12具有入口121与出口122;另外,于该空间111内,且对应该排烟管12的出口122处装设有抽风风扇13,使该抽风风扇13的入风端131对应该排烟管12的出口122,该抽风风扇13与一触控开关14电连接,该触控开关14也装设于该空间111内,尤其是相对位于该排烟管12缩入该空间111内时的下降位置处;再于该壳体11对应该抽风风扇13的出风端132处设有排烟口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金涛,未经林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7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物单管串联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拆式油烟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