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6634.7 | 申请日: | 201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4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窦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真空 太阳能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以其高吸收率和低发射率而备受业内人士所青睐。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由内、外两根同心圆玻璃管构成,内外管夹层之间抽成高真空,形成真空夹层。
采用以上结构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了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损失,使集热效率得以提高,但是,由于此种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的外管内壁是光滑的,存在如下缺陷:
一方面当早晚太阳光线不足时,基本不能集热;另一方面,玻璃外管强度不够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热效果好且强度高不容易损坏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含相互套合且同轴的外管和内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真空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内壁形成若干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突起为弧型竖条,所述的弧形竖条贯通外管的两个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进,所述的弧形竖条与外管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弧形竖条数量可以根据集热管外管的直径确定,一般在6~20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改进,所述的弧形竖条在外管内壁上均匀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集热管外管的内壁形成若干突起,与外管内壁成光滑结构的集热管相比更能具有聚光作用,从而达到增加热量的目的,即使在早晚太阳光线不足的时候也能实现集热的目的,且在外管内壁上形成突起还相当于增加了外管的厚度,从而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有效增加了集热管的强度,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说明:
参照图1及图2,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含相互套合且同轴的外管1和内管2,内管2和外管1之间形成真空夹层3。为了使集热管即使在早晚太阳光线不足的时候仍能实现集热的作用,并有效增加集热管的强度,使集热管不容易损坏,则在外管2内壁上形成若干突起。
上述突起可以是弧型竖条4,将弧形竖条4贯通外管的两个端部并与外管一体成型,弧形竖条4数量可以根据集热管外管的直径确定,一般在6~20根。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其外管1与弧型竖条4是在玻璃管加工时一次成型的,在玻璃内管2外壁上镀吸热层5后,双层组合并放入固定钢卡6后烧制排气而成。
使用时,当阳光照射在集热管上,外管内壁突起的弧形竖条像凹凸镜一样聚集光线,阳光聚集形成热量照在内管外壁的吸热层上后传递到管内水中,即使在早晚太阳光线不足的时候也能实现集热的目的;且在外管内壁上形成突起还相当于增加了外管的厚度,从而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有效增加了集热管的强度,不容易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仅限制以上实用新型,其原则上与上述所描写的原理相同,为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