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低温保存袋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6339.1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孟德颖;杨世川;温书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A61J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保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低温保存袋,特别是一种-196℃条件下能够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保存的器具。
背景技术
鉴于深低温可以降低细胞和组织的呼吸代谢作用,延缓其功能的丧失,近年来,深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将细胞、生物组织或器官采用特殊方法冷却至深低温,并长期保存,待需要时,再将其按特殊方法复温,以便获得活的生物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深低温技术的发展状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用于-196℃(液氮)保存人体细胞和组织的深低温保存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低温保存袋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深低温保存袋,包括袋体、标签袋、软管、输血插口和悬挂口,其特征在于袋体、标签袋和悬挂口高频热合成型为一整体,软管和输血插口与袋体高频热合密封连接。
为增加使用的便捷,本深低温保存袋的袋体上通过高频热合成型,增加一个密封连接的输血插口,或增加密封连接的一个软管。输血插口与软管间的排序可随意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如下:
深低温保存袋袋体上连接的软管可与多种结构的输液管路连接,用于各种液体(细胞或组织液、保护液等)的输入,标签袋是用于袋体内物质状况及性能标签的存放,放置标签后将标签袋开口处点封后,标签可以随袋体一同进行冷冻,便于冷冻前后保存物质的识别。输血插口是冷冻保存后,用于袋体内物质的输出口,其本身内部有一层密封的薄膜,使得袋体内外完全隔离,以保证袋体内的无菌条件,输出物质时用锋利的无菌器具将薄膜刺破,形成袋体内外的连接。悬挂口是在使用时根据使用情况,可将袋体悬挂,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能够实现液氮条件下的深低温保存,增加了细胞或组织的保存力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深低温保存袋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软管的深低温保存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输血插口的深低温保存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深低温保存袋,包括袋体1、标签袋2、软管3、输血插口4和悬挂口5,其特征在于袋体1、标签袋2和悬挂口5在高频热合成型时同时成型,形成一个整体,软管3和输血插口4通过高频热合与袋体1形成密封连接,由此形成具有液体输入、输出口的保存袋。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深低温保存袋,包括袋体1、标签袋2、软管3、输血插口4和悬挂口5,袋体1、标签袋2和悬挂口5高频热合成型为一整体,软管3和输血插口4与袋体1高频热合密封连接。为了使用便捷和满足需要,袋体1上通过高频热合成型密封连接两个软管3和一个输血插口4,输血插口4和软管3的排列顺序可以多种排列方式。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深低温保存袋,包括袋体1、标签袋2、软管3、输血插口4和悬挂口5,袋体1、标签袋2和悬挂口5高频热合成型为一整体,软管3和输血插口4与袋体1高频热合密封连接。为了满足需要和使用便捷,袋体1上通过高频热合成型密封连接两个输血插口4和一个软管3,输血插口4和软管3的排列顺序不限。
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作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作出各种改变,这些改变都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6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层结构的晴雨伞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