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5611.4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登峰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8 | 分类号: | F16D65/48;F16C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蓝建中 |
地址: | 3111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接 汽车 制动 间隙 手动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对汽车制动间隙进行快速、有效、可靠调整,又具有自锁功能的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属于汽车部件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959142A、名称“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包括调整臂壳体、设于调整臂壳体内的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壳体内还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蜗杆且其外端部分伸出调整臂壳体,蜗杆周向固定于调节螺栓上,调节螺栓与调整臂壳体之间设有一个依靠摩擦阻力来防止调节螺栓相对于调整臂壳体转动的定位装置。其不足之处:一是由于密封圈的设计不尽合理,虽然具有密封、防尘的功能,但与其相匹配的调节螺栓不具有自动伸缩调整的功能,无法确保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动态配合,直接影调整手臂的调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对汽车制动间隙进行快速、有效、可靠调整,又具有自锁功能的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调整轴的下端面矩形凸台与调整臂壳中调整轴孔孔底的矩形凹槽离合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调整轴孔底的凹槽为二级凹槽,第一级凹槽为圆形凹槽且与调整轴匹配,第二级凹槽为矩形凹槽且与调整轴下端面的矩形凸台插接配合,因此当需要蜗杆套带动蜗轮转动时,将调整轴向上抽且使调整轴下端的矩形凸台与调整轴孔底的二级矩形槽分离,此时由于位于矩形凸台上方的调整轴与第一级圆形凹槽配合即可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调整轴且由调整轴上的蜗杆套带动蜗轮转动;调整结束后,将调整轴向下按且使其下端的凸台与调整轴孔中第二级矩形凹槽配合,即起到了锁定调整轴及蜗杆的目的。
技术方案: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它包括手动调整臂,所述手动调整臂中调整臂壳的调整轴孔置有调整轴,螺杆套套在调整轴上且与蜗轮啮合,调整轴的下端面有一矩形凸台,该矩表凸台与调整臂壳中调整轴孔孔底的矩形凹槽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调整轴下端矩形凸台与调整轴孔底部矩形凹槽离合设计,不仅实现了调整轴与调整臂壳间的结合或分离,而且确保了手动调整臂高效、稳定、可靠地工作;二是结构简单,既省力,又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整轴与调整臂壳构成的离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插接式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它包括手动调整臂,所述手动调整臂中调整臂壳1的调整轴孔置有调整轴4,螺杆套3套在调整轴4上且与蜗轮2啮合,调整轴4的下端面有一矩形凸台11,该矩表凸台11与调整臂壳1中调整轴孔孔底的矩形凹槽插接配合。
所述蜗杆套3两侧设有双槽盖板6,调整轴孔底的凹槽为二级凹槽7和8,第一级凹槽7为圆形凹槽且与调整轴4匹配,第二级凹槽8为矩形凹槽且与调整轴4下端面的矩形凸台11插接配合。所述调整轴4轴帽端套有O型密封圈,目的起密封的作用,防止调整臂壳内的油漏出,油嘴10位于调整臂壳1上。9为铁套。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登峰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登峰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5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