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5462.1 | 申请日: | 201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彪;魏忠慈;罗任飞;王海亮;邵勇;陈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70 | 分类号: | D04B15/70;D04B15/78;D04B1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10001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机头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横编织机是目前纺织行业常用的机器,其是通过电脑对横编织机的机头上的执行机构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横编织机的工作,而目前电脑横编织机单机头机型通常包括单系统和双系统,其中,所谓的单系统即是对一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实现单系统的编织工作;双系统即是对两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实现双系统的编织工作。
目前横编织机系统中,控制横编织机在单系统或双系统工作的控制电路一般是分别制作,具体地,单独制作单系统配置的单系统控制电路板,以及双系统配置的双系统控制电路板,当横编织机需要配置为单系统时,安装单系统的控制电路板,以控制横编织机工作在单系统模式;当横编织机需要配置为双系统时,安装双系统的控制电路板,以控制横编织机工作在双系统模式。该采用单独制作控制电路板的方式,可有效发挥各种电路板的功能,但是分别制作电路板会造成电路板制作成本高,且控制电路板更换麻烦,同时也不利于对各电路板的集中管理。
综上,现有横编织机系统中,横编织机的控制电路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在单系统和双系统之间更换麻烦,导致控制电路的管理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编织机机头控制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机头控制电路板存在的问题,可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单系统和双系统控制,单系统和双系统切换便利,可有效提高控制装置的管理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包括:
基座;
与横编织机的机头连接的插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插座包括分别与机头上的两组执行机构连接第一系统接口和第二系统接口;
驱动横编织机上机头的工位电磁铁、纱嘴电磁铁和选针器工作的驱动电路板,可插接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电路板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系统接口和第二系统接口连接;
控制所述驱动电路板,以及横编织机上机头的度目生克电机和传感器工作的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第一系统接口和第二系统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接口和第二系统接口分别包括:度目生克接口、纱嘴接口、工位选针接口和传感器接口。
所述驱动电路板采用96pin欧式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控制电路板采用120pin欧式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通讯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两块驱动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并通过设置的插座与横编织机上的机头进行连接,使得三块电路板以拓扑结构方式连接和布置在一块板子上,因而可有效简化整个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的电路数量,同时又可以实现单系统和双系统之间的切换,可有效节省电路制作成本;同时,在单系统和双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时,通过插拔驱动电路板的方式即可实现,使得单系统和双系统的切换非常便利,可有效降低电路管理成本,控制装置也更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编织机的机头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座; 2-插座; 3-驱动电路板;
4-控制电路板; 21-第一系统接口; 22-第二系统接口;
212-纱嘴接口; 211-度目生克接口;213-工位选针接口;
222-纱嘴接口; 215-传感器接口; 221-度目生克接口;
5-通讯接口; 223-工位选针接口;224-工位选针接口;
225-传感器接口;214-工位选针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大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5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线圈
- 下一篇:传递通信网络中的配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