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龙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4837.2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霍学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学朝 |
主分类号: | E04F13/22 | 分类号: | E04F13/22;E04F13/23;E04B9/06;E04B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龙骨,具体说是一种副龙骨。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墙面板材或吊顶板材安装、固定的龙骨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主龙骨和副龙骨的整体形状大都为矩形,通过连接件等配件固定在墙面或屋顶上。其缺点在于,主龙骨和副龙骨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时,操作较繁琐,还需要螺钉等紧定部件配套才能完成连接、固定工作,调整龙骨扭曲变形不便,给施工、维护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副龙骨,副龙骨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连接件滑槽,副龙骨与连接件通过滑槽连接,连接件可与带滑槽的主龙骨连接,亦可通过螺钉等紧定部件与主龙骨连接,固定方式多样、简便,调整龙骨扭曲变形简单,便于施工、维护。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副龙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侧壁1,呈平板状,其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出垂直的左侧壁4和右侧壁5,
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连接件滑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后对称的前侧竖板7、后侧竖板8,前侧竖板7、后侧竖板8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条形凹槽9。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侧壁1的前侧面设有T形凸块,T形凸块的水平段2与前侧壁1的前侧面垂直连接,T形凸块的垂直段3与前侧壁1的前侧面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T形凸块居中设置在前侧壁1的前侧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后端均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边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与副龙骨通过连接件滑槽连接的连接件包括:
一水平的底板21,
底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弧形连接段24与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连接,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和底板21等宽,第一弧形连接段24的宽度小于底板21的宽度,在第一弧形连接段24前后两侧形成第一凹槽28,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上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弧形连接段25,第二弧形连接段25的外侧端面上设有与连接件滑槽中的条形凹槽9适配的条形板26,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和条形板26等宽,第二弧形连接段25的宽度小于条形板26的宽度,在第二弧形连接段25前后两侧形成第二凹槽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副龙骨,副龙骨的左右侧壁上设有连接件滑槽,副龙骨与连接件通过滑槽连接,连接件可与带滑槽的主龙骨连接,亦可通过螺钉等紧定部件与主龙骨连接,固定方式多样、简便,调整龙骨扭曲变形简单,便于施工、维护。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副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2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副龙骨和连接件上下插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副龙骨,包括以下部件:
前侧壁1,呈平板状,其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出垂直的左侧壁4和右侧壁5,
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外侧面上均设有连接件滑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滑槽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侧竖板7、后侧竖板8,
前侧竖板7、后侧竖板8相对的内侧面均设有条形凹槽9,
前侧竖板7、后侧竖板8和条形凹槽9构成连接件滑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前侧壁1的前侧面设有T形凸块,T形凸块的水平段2与前侧壁1的前侧面垂直连接,T形凸块的垂直段3与前侧壁1的前侧面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T形凸块居中设置在前侧壁1的前侧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左侧壁4和右侧壁5的后端均设有向内侧弯折的弯边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与副龙骨通过连接件滑槽连接的连接件包括:
一水平的底板21,
底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向外侧延伸的第一弧形连接段24与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连接,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和底板21等宽,第一弧形连接段24的宽度小于底板21的宽度,在第一弧形连接段24前后两侧形成第一凹槽28,第一凹槽28可用于与带滑槽的主龙骨连接,底板21亦可通过螺钉等紧定部件与主龙骨连接,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上端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弧形连接段25,第二弧形连接段25的外侧端面上设有与连接件滑槽中的条形凹槽9适配的条形板26,
左侧立板22、右侧立板23和条形板26等宽,第二弧形连接段25的宽度小于条形板26的宽度,在第二弧形连接段25前后两侧形成第二凹槽27,通过第二凹槽27、条形板26与连接件滑槽的配合,即可实现副龙骨与连接件的连接、固定,副龙骨和连接件上下插接示意图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学朝,未经霍学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8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框模板
- 下一篇:机械锚固网格加强筋聚氨酯板的外保温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