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4413.6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1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成刚 |
| 主分类号: | A41D3/06 | 分类号: | A41D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2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两轮车 雨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披,特别涉及一种两轮车雨披。
背景技术
1、目前的摩托车雨披,特别是针对有挡风玻璃的雨披,用透明材料做成“U”型套的防雨套。导致材料会更多。如实用新型专利号03248157.8的挡风玻璃型多用途摩托车雨衣。这种雨衣也挡住了一部分光线。
2、实用新型专利号03248157.8的反光镜套,反光的一面用透明材料和防雨布做成一个套子。另一个实用新型专利03248360.0的兔耳型双头摩托雨衣,直接套在两轮车的反光镜上防止雨水。这样导致材料用得更多,而且也挡住了一部分光线。实用新型专利号99233458.6用防水立体装置做工繁琐,材料更多,与实用新型专利03248360.0的兔耳型专利相似。
3、实用新型专利号03248157.8的雨披的前面加了个防飘夹。实用新型01234892.9在两边的下部加缝一层硬布料作防摆层,使雨披不容易折叠。
4、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35097.1的实用新型专利防飘摆双头摩托雨衣采用在左右两边缝接“∧”型充气管,在充气管中间接一个气嘴。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35719.0的充气式双人摩托雨衣采用前面设置气棒袋,左右两侧设置充气气棒。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99855.7的海绵棒防飘摆摩托雨衣采用左右两边缝制海绵棒,海绵棒自动吸气膨胀形成棒状。稳固两边。实用新型专利200820053266.2的一种改良的双头摩托雨衣专利采用前面左右各有一个用内装重物的防飘袋,左右带有一个气囊条。重物防飘袋在前面体积小,效果不好。气囊条、充气气棒等物体需要佩带打气的气枪等设备,造成使用者不好使用,增加额外的费用。
5、现在使用的雨披透光膜都是固定的,有的两轮车前有挡风玻璃,有的两轮车前没有挡风玻璃,使得现在使用的雨披不具有通用性。
6、总之,现在使用的雨披都不能遮住小腿和鞋这两部分,由于两轮车易于倾倒,随时需要骑车人踮脚,防止两轮车倒下。而现行的两轮车雨披没有伸缩性,导致现在的雨披不能做得很低,如果很低会影响骑车人操作两轮车,影响两轮车行车安全,所以现在设计的两轮车雨披不敢制作很低,是导致现行的雨披都不能遮住小腿和鞋这两部分的主要原因,而且从两轮车两侧来的雨水不能被全部挡住。特别不能挡住小腿和鞋这两部分。
7、现在的雨披在有风的日子不能使用,即使两轮车的前面有挡风板,风直接从侧面吹向骑车人,现在的两轮车雨披很难挡住从两轮车两侧来的风,也不能挡住从两轮车两侧来的雨水和泥浆。只能挡从上面落下来的雨水。
发明内容
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包括上片、下左片、下右片和固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片与下左片和下右片的连接处设有绳索扣,所述的下左片和下右片与两轮车的前后连接处设有固定扣,所述的上片前部设有活动透光膜,所述的上片前部设有反光镜口,所述的下左片和下右片属于对称结构,所述的下左片和下右片上设有至少两条弹性防飘带,所述的下左片和下右片上分别设有一条长条形颗粒防飘囊。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左片和下右片的中间设有中间连接缝,中间连接缝之间设有挂孔和挂扣,在上片的中间设有拉丝缝。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镜口由反光镜孔、线囊和扎紧线组成。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透光膜由倒钩型透光膜、透光膜固定件和连接索组成。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防飘带由弹性囊和弹性条组成,两端设有挂钩或挂扣。一种多用途两轮车雨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条形颗粒防飘囊里面装有颗粒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挡风面、弹性条和弹性囊能够根据骑车人的需要进行伸缩,这种雨披可以做得很低,能够遮住脚和小腿这两部分,而且不影响骑车人对两轮车的操作,不影响骑车人的安全。颗粒防飘囊的重量比原来的发明的防飘能力更强。由于上片和下左片与下右片是活动的,在雨天用上片遮雨。在有风的天气卸下上片可以挡风。活动透光膜由于钩型仅仅5厘米左右,用的材料更少,透光性更强,而且既适于有挡风玻璃的两轮车,也适于没有挡风玻璃的两轮车。反光镜的光线没有被遮挡,扎紧后也不容易漏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右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后右切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反光镜孔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透光膜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成刚,未经谢成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44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