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组合式支撑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3626.7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唐浩;何穆;吴延宏;杨婧;孙玉林;王伟;许立艾;白劲松;刘晓升;王开强;黄爽;刘志茂;崔培中;万苏华;唐静;赵研华;廖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0 | 分类号: | E04G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白云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位 顶升模架 体系 组合式 支撑 立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组合式支撑立柱。
背景技术
现有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核心筒施工中,使用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尚不多见,只在个别工程中曾有使用。在该类模架体系中,支撑立柱通常采用固定长度的大直径钢管柱作为竖向支撑柱。现有的支撑立柱根据不同建筑的结构特点专门定制,采用焊缝连接,施工工期长,施工造价高,安装拆卸困难,无法周转使用,所以增加了施工成本与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组合式支撑立柱,要解决传统顶升支撑体系中的支撑立柱施工工期长、施工造价高、不可周转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组合式支撑立柱,连接在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钢平台与上支撑横梁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平台连接的上垫梁,与上支撑横梁连接的下垫梁,以及连接在上垫梁与下垫梁之间的格构柱主体。
所述格构柱主体包括四根柱肢,每根柱肢均由一节一节的标准节柱肢拼装件通过螺栓首尾连接而成,每节标准节柱肢拼装件包括工字钢、焊接连接在工字钢上端的上封板、焊接连接在工字钢下端的下封板和间隔分布焊接连接在工字钢腹板上的节点板,所述工字钢的翼缘上还螺栓连接有连接耳板。
相邻两柱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缀条,该缀条包括斜撑型钢和横撑型钢两种,其中在相邻两柱肢的工字钢的腹板之间,斜撑型钢和横撑型钢通过螺栓与节点板可拆卸连接,在相邻两柱肢的工字钢的翼缘之间,斜撑型钢和横撑型钢通过螺栓与连接耳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垫梁可为两根相对平行的工字钢或方钢,所述下垫梁也可为两根相对平行的工字钢或方钢。
所述工字钢的翼缘和腹板之间间隔焊接连接有加强板。
所述节点板有竖钢板和十字形钢板两种,其中标准节柱肢拼装件最上部的节点板和最下部的节点板为十字形钢板,其它的节点板为竖钢板。
所述斜撑型钢可为角钢、槽钢或扁钢,横撑型钢可为双角钢。
在同一层面内、与同一柱肢连接的两根横撑型钢之间螺栓连接有横隔,该横隔为角钢、槽钢或扁钢。
所述连接耳板有T形连接耳板和十字正交连接耳板两种,其中与横隔处在同一层面内的连接耳板为十字正交连接耳板,其它的连接耳板为T形连接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中,尤其是应用在超高层装配式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中。本实用新型作为模架体系模块化、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各构件以螺栓连接为主,设计为标准件组拼成标准节形式,柱肢可扩展,便于安装拆卸和过程调整,可缩短施工工期,还可在不同模架上周转使用、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标准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钢平台的模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标准模数,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高度增加或减少标准化空间桁架的最小单元实现高度可调。本实用新型在提模施工完成后,可将各部件拆下周转使用,模数化的设计有利于提高组件加工与安装的精度,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推进施工工艺不断进步。格构柱主体与钢平台及上支撑横梁的连接节点处设计有上垫梁和下垫梁,更适合与不同形式的钢平台及支撑横梁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低位顶升模架体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标准节柱肢拼装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标准节柱肢拼装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图3中Ⅰ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中Ⅱ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T形连接耳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T形连接耳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斜撑型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横撑型钢中的其中一根角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钢平台支撑在上支撑横梁上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板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辆顶盖装饰条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