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筒型鱼雷罐车链轮张紧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3598.9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邹恩群;王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F16H7/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 |
| 地址: | 2141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鱼雷 罐车 链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冶金车辆技术领域,其主要应用于筒型鱼雷罐车,具体为一种改进的筒型鱼雷罐车链轮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筒型鱼雷罐车倾翻罐体运动,其由分别安装于两个减速机上的两个小链轮,同时驱动链条传动带动筒体驱动端的大链轮转动,最终带动罐体转动。在整个倾翻罐体运动或罐体复位转动运行中,链条因驱动方向变化出现紧边或松边交替变化状态,以往的筒型鱼雷罐车采用单侧链条张紧装置,其张紧轮仅安装于单侧水平链条下方,通过调节张紧轮下方的垫铁来起到张紧链条的作用,由于其是单侧链条张紧,其无法保证始终张紧链条松边,也无法保证两侧链条同步张紧与松弛,从而出现链条驱动不平衡,导致链条爬齿或是跳齿现象,影响筒型鱼雷罐车的正常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轮张紧结构,其能有效解决以往筒型鱼雷罐车单侧链条张紧装置在鱼雷罐车倾翻罐体运动或复位运行时由于链条驱动不平衡而出现的链条爬齿或跳齿现象,保证筒型鱼雷罐车的正常安全运行。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大链轮、小链轮和张紧轮,所述大链轮安装于筒型鱼雷罐车罐体驱动端,所述小链轮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小链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罐体驱动端两侧的两个减速机输出端,所述大链轮与两个小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小链轮的链轮轴输出端均安装有三角支架,所述张紧轮安装于所述三角支架,所述两个三角支架间通过拉杆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轮设置有四个,所述四个张紧轮分两组安装于所述两侧三角支架上;所述单侧的连接两个张紧轮的三角支架支杆上安装有正反扣螺母。
与以往的单侧链条张紧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两端小链轮外侧均通过三角支架安装有上、下两个张紧轮,两个张紧轮之间安装有正反扣螺母,可根据链条实际受力情况进行松边、紧边的松紧度进行调整,同时两个三角支架间通过拉杆连接成为四连杆机构,筒型鱼雷罐车罐体在倾翻罐体运动或者复位运转时四个张紧轮通过四连杆机构,同步对两侧松边链条进行张紧,有效避免了对两侧紧边链条进行张紧的情况,保证鱼雷罐车的正常、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筒型鱼雷罐车链轮张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大链轮6、小链轮1和张紧轮2,大链轮6安装于筒型鱼雷罐车罐体驱动端,小链轮1设置有两个,两个小链轮1分别安装于耳轴驱动端两侧的两个减速机12的输出端,大链轮6与两个小链轮1之间通过链条5连接,两个小链轮1的链轮轴外侧均安装有三角支架8,张紧轮2安装于三角支架8,两个三角支架8间通过拉杆4连接。张紧轮2设置有四个,四个张紧轮2分两组安装于两侧三角支架8上;单侧的连接两个张紧轮2的三角支架8支杆9上安装有正反扣螺母3。在安装张紧轮2时,通过调节正反扣螺母3调节张紧轮2与链条5的间隙。图1中,7为罐体,10、11分别为三角支架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巨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5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