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外壳和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83330.5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龚蜀刚;郭之灵;王欣;王沛;董勋;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外壳 带有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和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组,适用于手机,数码和电子书等产品。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409359公开了一种手机电池包括电芯、后盖、正极镍片和负极镍片、保护板、前盖、支架,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前端,支架上设有使所述电芯上的正极和负极露出的孔,支架上设有向前的凸檐,凸檐的内腔与保护板后部相适配。所述手机电池的制作方法是先用专用夹具将支架固定连接于电芯的前端,前盖与支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后盖是通过双面胶固定在电芯后面,上述前盖是通过支架与电芯固定连接,不是直接与电芯固定连接,若支架与电芯固定不牢固,前盖也容易随支架的脱落而从电芯脱落,质量不稳定;还有电芯直接由商标包裹,商标不能对电芯进行有效保护,摔落时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工装配工艺简单,连接牢固,质量稳定的电池外壳和带有该电池外壳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和盖体2,壳体1的末端开口处设有倒扣11,用于封闭壳体1末端开口的盖体2设有与倒扣11对应配合扣接的勾槽21,倒扣11扣接在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
所述盖体2为前盖或后盖。
所述壳体1的倒扣11呈“L”形。
所述盖体2设有从其一侧伸出的侧壁21。
所述勾槽22位于侧壁21上。
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与侧壁21的外表面形状相同。
所述侧壁21嵌入壳体1内。
所述侧壁21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所述所述壳体1为铝或铝合金或合金铝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组,包括电芯3和电池外壳,所述电芯由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外壳包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通过倒扣11扣接在盖体2的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具有加工装配工艺简单,连接牢固,质量稳定的优点。电池组的电芯3由前述电池外壳包裹,具有对电芯3进行有效保护,摔落时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外壳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外壳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和盖体2,盖体2为前盖或后盖;壳体1由铝或铝合金或合金铝制成,壳体1的末端开口处设有倒扣11,用于封闭壳体1末端开口的盖体2设有与倒扣11对应配合扣接的勾槽21,倒扣11扣接在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壳体1通过倒扣11扣接在盖体2的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具有加工装配工艺简单,连接牢固,质量稳定的优点。
壳体1的倒扣11呈“L”形;盖体2设有从其一侧伸出的侧壁21,勾槽22位于侧壁21上;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与侧壁21的外表面与形状相同,从而使侧壁21可以嵌入壳体1内;侧壁21可以嵌入壳体1内后侧壁21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一种电池组,包括电芯3和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包括壳体1和盖体2,壳体1由铝或铝合金或合金铝制成,壳体1的末端开口处设有倒扣11,用于封闭壳体1末端开口的盖体2设有与倒扣11对应配合扣接的勾槽21,倒扣11扣接在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壳体1通过倒扣11扣接在盖体2的勾槽22中使壳体1与盖体2固定连接,具有加工装配工艺简单,连接牢固,质量稳定的优点。
壳体1的倒扣11呈“L”形;盖体2设有从其一侧伸出的侧壁21,勾槽22位于侧壁21上;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与侧壁21的外表面与形状相同,从而使侧壁21可以嵌入壳体1内;侧壁21可以嵌入壳体1内后侧壁21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电池外壳对电芯3进行包裹,具有对电芯3进行有效保护,摔落时不易损坏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3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