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2785.5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0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辉;戴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6 | 分类号: | C08G63/66;C08G63/668;C08G63/7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635 江苏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聚醚嵌段 共聚物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合物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聚合物的生产都是在一个反应釜即聚合釜中完成的,还有一部分聚合物的生产例如聚酯常常是分釜进行,即为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分别设计了酯化釜和聚合釜。酯化釜和聚合釜的主要区别在于搅拌器的形式。目前酯化釜的最常见搅拌器形式为框式,聚合釜的搅拌器形式为双螺旋带。
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24025.X公开了一种可作为吸收排汗舒适整理剂的聚酯/聚醚的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酯化反应步骤和聚合反应步骤,其中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分别在酯化釜和聚合釜中进行,但该专利并未对酯化釜和聚合釜进行介绍。鉴于作为酯化反应的原料聚乙二醇的粘度较大,需要提供很大的剪切力才能使原料混合物充分溶解,混合,而现有的酯化釜的框式搅拌器无法提供足够的扭力;此外,由于该聚合体系的粘度较大,常规的聚合釜的双螺旋带式搅拌器,常会产生“爬杆”现象,高粘度物料会粘附在搅拌器上,随着搅拌器一起转动,这样就使搅拌器丧失了搅拌和分散反应物料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专用生产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生产装置,其包括用作酯化反应装置的第一釜和用作聚合反应装置的第二釜,所述第一釜包括第一釜体、设置在第一釜体内的第一搅拌器、设置在第一釜体外周的第一夹套、第一轴封、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二釜包括第二釜体、设置在第一釜体内的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二釜体外周的第二夹套、第二轴封、第二传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搅拌器为浆状,其具体包括与第一传动装置相传动连接而绕其自身轴心线能够转动的第一主轴、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上的多个搅拌浆,多个搅拌浆沿第一主轴的延伸方向分布;
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与第二传动装置相传动连接而绕其自身轴心线能够转动的第二主轴,围绕在第二主轴下部、以等螺距螺旋线方式向右螺旋上升的第一螺旋带和以等螺距螺旋线方式向左螺旋上升且形状与第一螺旋带相同的第二螺旋带,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二主轴上且位于第一螺旋带和第二螺旋带外围的框体;
所述第一釜体的釜盖的两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在第一进料口处设有通入第一釜体底部的进料导管,在第一出料口处设有导出物料的出料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搅拌浆有2个。所述框体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二主轴上且位于第一螺旋带和第二螺旋带上方的横杆、上端部与横杆相固定连接的外框杆、位于外框杆内侧的内框杆,内框杆的上端部与横杆固定连接、下端部与外框杆的下端部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外框杆贴近第二釜体的内表面,且外框杆的形状与第二釜体的内表面相同使得外框杆与第二釜体之间的间隙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搅拌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二主轴下端部的底刮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方面,所述第一夹套内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导流板;第二夹套内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导流板。
优选地,第一釜上的出料导管的上端部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第二釜体的进料口相连通,如此,可以将第一釜内的酯化反应的产物压送到第二釜中。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釜,其搅拌器为具有强扭力的浆式,能够提供酯化反应体系足够的剪切力,提高搅拌效果,从而保证酯化反应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釜,其在传统的双螺带外围设有框体,可有效避免物料以轴为中心的“爬杆”效应,在搅拌时,位于内侧的双螺带的钻入性好,双螺旋带的旋转带动釜中心位置的物料做上下方向和径向的流动;而位于外侧的框体的转动可充分带动偏离釜中心位置的物料的运动。因此,通过双螺旋带和框体的协同搅拌作用,可提高第二釜内物料的混合搅拌和分散效果,提高聚合反应体系的均一性,从而保证聚合反应的顺利进行和提高聚合反应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釜体内设进料导管和出料导管,如此,可以很方便地将原料加入第一釜和将酯化产物导入第二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釜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德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2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啶季铵盐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海事卫星的卫星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