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还原水无隔膜电解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82730.4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志邦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闫彪;何朝旭 |
| 地址: | 21000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隔膜 电解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取宽范围酸碱度(pH值)还原电解雾化水的装置,属于电解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将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值(ORP值)低于+200mV的水称作还原水。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公认,饮用氧化还原电位(ORP)低的水,尤其是负氧化还原电位的水,有助于降低活性氧等氧化性物质含量及其活性,从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和自然治愈能力,延缓衰老。
水电解后不仅会具有还原性,还会由于氢离子浓度的变化产生酸性、中性和碱性,其中,中性和弱碱性(pH值在7.0至8.5之间)还原水适宜人饮用,可以清除体内酸性代谢废物、过氧化物;强碱性还原水可以分解毒素,用于蔬菜瓜果的消毒或用于衣物洗涤;中性和弱酸性还原水可以保护皮肤表面的pH值不受破坏,增加皮肤的弹性,防止皮肤干燥,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强酸性还原水可以作为医用消毒杀菌。因此,各种pH值的还原水在很多场合有着广泛需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解水装置主要分为有隔膜和无隔膜两种,其中无隔膜电解水装置是日用化还原水电解装置的发展方向。经检索国内外公开的采用无隔膜电解制取还原水的方法与装置有:
一、向电解水溶液中添加特定物质来制取一定pH值范围的还原水。例如申请号200880012095.1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电解水、沐浴用热水及脂肪块的抑制方法,通过添加物增加氢浓度电解得到溶解的氢浓度在0.20ppm以上、氧化还原电位为-150毫伏~-500毫伏的碱性离子水;等等。这类制取还原水的装置或方法存在的缺陷是:需依赖对原水加入特定添加剂进行电解,但特定添加剂在日常应用场合并非容易得到,且添加剂不易做到定量控制,也难以实现酸碱度(pH值)宽范围可调。因此,这些制取还原水的装置或方法无法日用商品化,即不能使普通家庭能够随意得到宽范围pH值的还原水。
二、通过对电极组施加特定电解电压和电流来制取一定pH值范围的还原水。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84560号公报)公开的一种还原水生成装置,采用对电极施加高频交流电压进行电解;又如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先申请的公告号CN201320046Y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解功能水壶,该水壶通过对杯体内的金属电极组提供3-70毫安的电流,来制取弱碱性还原水;等等。这类制取还原水的装置存在的缺陷是:只用应于特定原水(例如自来水),只能制取中性或弱碱性的还原水且不易保持稳定。
三、通过对电解水溶液在电解前或电解过程中辅之以磁化、超声振动等其他能量来制取某一pH值的还原水,例如申请号200580029188.1中国专利公开的中性电解水、中性电解水的制造方法及中性电解水的制造装置。该装置和方法只能制取中性电解水,且装置结构和电路控制复杂、功率消耗大。
四、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先申请了申请号为20101012065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碱性还原水无隔膜电解装置,该装置通过设计以一对金属(阴极)/活性碳(阳极)电极组无隔离膜电解制取,从而弱碱性至强碱性的还原水。但该装置只能制取碱性还原水,缺无法制取酸性还原水。
总之,现有各种还原水无隔膜电解装置和方法要么是依赖对原水加入特定添加剂;要么是制取的电解还原水pH值范围窄,要么是制取的电解还原水ORP值难以长时间保持;要么是只适应于特定原水(例如自来水);要么是电功率消耗大、制造成本高;从而最终导致缺乏实用性而难以商品化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适应各种原水、电能消耗小、无需添加任何物质直接通电即可制取酸碱性(pH)范围宽和稳定态雾化还原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还原水无隔膜电解雾化装置,包括作为电解槽的盛水容器、电源、分别与电源正负输出端电连接的两电极,所述两电极分别主要由金属材料和活性碳材料制成;所述盛水容器上设有雾化器,所述两电极之间间距δ的范围是5mm≥δ>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志邦,未经肖志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2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