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筒状斜拉式卡盘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2664.0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定文;张占信;苏益龙;沙鸥;朱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10 | 分类号: | B23B3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陆明耀 |
地址: | 213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斜拉式 卡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筒状零件的机械加工用的筒状斜拉式卡盘。在技术上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筒状零件通常是将原料件安装固定在车床的拉杆上,并随着拉杆的高速旋转加工而出的。因此,需要将零件采用定位夹紧的方式连接,目前的定位夹紧方式有:
第一种,采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夹紧零件。如中国公开专利申请CN200510026980揭示了一种四爪卡盘结构,其在径向上设置有四个独立的夹紧块,并通过螺钉的拧紧使夹紧块向着夹持工件施加径向上的夹紧力。这种夹紧方式的缺点是采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定位夹紧零件,只有径向方向的夹紧力,无沿轴向方向的夹紧力。夹持零件时会出现“外吐”现象,即零件会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容易造成零件轴向定位不准,而且也不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
第二种,采用带夹紧块的斜拉式动力夹紧卡盘。这种夹紧方式的缺点是采用夹紧块定位夹紧零件,夹紧力不均。对于加工精度很高的零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时具备径向和轴向夹紧力,且夹紧力均匀的筒状斜拉式卡盘,其夹持效果好,定位精度高,使零件可承受较大的切削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筒状斜拉式卡盘,包括:传动盘,套筒和定位套,其中,用于连接车床拉杆的传动盘和用于连接筒状零件的定位套均设置在套筒内,还包括一弹性套,所述弹性套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定位套之间,并且与传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套与套筒之间还形成有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相对于拉杆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套通过轴承与传动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通过设置在车床拉杆上的连接盘与车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通过轴承与定位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采用筒状斜拉式卡盘来定位夹紧筒状零件,有效地保证了零件的径向及轴向方向的定位精度,同时,筒状斜拉式卡盘传递给筒状零件有径向及沿主轴方向的较均匀夹紧力,可使筒状零件承受更高的切削力,保证了筒状零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筒状斜拉式卡盘示意图。
其中,
1 连接盘 2 车床拉杆
3 传动盘 4 套筒
5 定位套 6 弹性套
7 定位面 8 筒状零件
9 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筒状斜拉式卡盘,适用于连接在数控车床上,对筒状零件进行夹紧,以保证筒状零件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从而作为高精度车削的设备工具。
如图1所示,所述的筒状斜拉式卡盘,包括传动盘3,套筒4,定位套5以及弹性套6。其中,传动盘3的一个端面与车床拉杆2配接,用于将车床上的传动力传递到筒状斜拉式卡盘上,传动盘3的另一个端面通过轴承与弹性套6连接,并用内六角螺钉紧固,刚性连接在一起。
套筒4的一个端面通过设置在车床拉杆2上的连接盘1与车床连接,并用内六角螺钉紧固,而另一个端面则通过轴承与定位套5连接,并用内六角螺钉紧固,刚性连接在一起。
定位套5收容在套筒4内,其上设有收容固定筒状零件8的收容空间,且收容空间具有定位面7。
弹性套6位于套筒4和定位套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套6和套筒4的连接处为倾斜的斜面9,且斜面9相对于拉杆5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使用时,即装卸筒状零件时,首先,将筒状零件8插入到定位套5的收容空间内,并紧贴在定位面7上。然后,启动数控车床上的脚踏开关,数控车床上的拉杆2将沿主轴方向向后移动(图示中左侧)。同时,拉杆2带动筒状斜拉式卡盘上的传动盘3沿主轴方向向后移动,传动盘3则带动弹性套6向后移动,弹性套6头部沿与套筒4接触的斜面移动。套筒4的反作用力传递给弹性套6,将产生径向及沿主轴方向的较均匀夹紧力,达到使筒状零件8定位夹紧作用。
加工完毕后,启动数控车床上的脚踏开关,数控车床上的拉杆2将沿主轴方向向前移动(图示中右侧)。同时,拉杆2带动筒状斜拉式卡盘上的传动盘3沿主轴方向向前移动,传动盘3则带动弹性套6向前移动,松开筒状零件8。取下筒状零件,完成装卸动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式。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2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焊接机冷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