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管缆张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81967.0 | 申请日: | 201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邦远;郑应彬;王丽;李加林;刘富安;沈节;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E21C3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86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机管缆张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和水管的张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管缆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需要沿着采煤工作面上下移动,采煤机上连接有一根电缆作为提供源动力,同时采煤机在采煤过程中需要一根软质材料构成的水管提供冷却水对采煤机进行冷却以及除尘。采煤机的电缆和水管一般都是捆绑在一起的,统称为管缆,管缆为软质材料构成,管缆位于刮板运输机的电缆槽中,采煤机设置在刮板运输机上,在采煤机上设有用于接入管缆的管缆接入部,管缆从刮板运输机上的电缆槽中拉出并接入到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并随着采煤机上下运动。
采煤机管缆是从工作面上出口沿工作面拖到工作面下出口,然后再连在采煤机的管缆接入部,当采煤机行走至工作面上出口后,再往下行走,就会因为刮板运输机电缆槽与采煤机管缆存在憋卡现象导致采煤机电缆在电缆槽中卡住不动,这样需要人工去对采煤机的管缆进行扶正后,采煤机管缆才能够顺利在电缆槽中移动,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始终要有一个采煤工人去守着管缆,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壁随时会出现片帮等危险,所以在跟着采煤机管缆行走的工人存在着很大的安全威胁。另外,如图5所示,采煤机在行走至工作面上出口位置时,连接在采煤机的管缆接入部1的管缆8因是自然搁置,在来往运动中形成两层管缆;如图6所示,采煤机再往下出口方向行走时,采煤机的管缆接入部1随着采煤机箱下出口方向运动,在工作面上部则形成了“S”型共三层管缆8,此时在薄煤层工作面会产生管缆被挤出刮板运输机的电缆槽,出现挂断管缆后漏电伤人的安全事故,也不利于降低采煤高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煤机管缆张紧装置,当采煤机在工作面的上出口和下出口之间来往运动时,管缆能够自动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不会形成三层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管缆张紧装置,包括设置在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其关键在于,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设有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一动滑轮的轴和第二动滑轮的轴相互平行且通过一连接架连接;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位于第二动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一钢绳具有一固定端和一位移端,所述钢绳的位移端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固定连接在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一管缆绕过第二动滑轮并接入到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
采煤机设置在刮板运输机上,刮板运输机设有电缆槽,所述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和位于第二动滑轮下方的管缆段分别落入所述电缆槽内。
钢绳的固定端和第一定滑轮均位于采煤机工作面的下出口,第二定滑轮位于采煤机工作面的上出口。
所述钢绳的位移端通过一根弹簧固定连接在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
所述钢绳的固定端、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均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钢绳的固定端、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均固定在刮板运输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设有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一动滑轮的轴和第二动滑轮的轴通过连接架连接;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位于第二动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一钢绳具有一固定端和一位移端,钢绳的位移端依次绕过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固定连接在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一管缆绕过第二动滑轮并接入到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当采煤机朝第二定滑轮方向运动时,采煤机拉动管缆移动,此时管缆处于张紧状态。当采煤机朝第一定滑轮方向运动时,钢绳的位移端随着采煤机上的管缆接入部也槽第一定滑轮方向运动,由于钢绳的另一端固定,第一动滑轮被钢绳拉动并朝第一定 滑轮方向运动,此时由于第二动滑轮通过连接架与第一动滑轮连接,因此第二动滑轮也跟着第一动滑轮朝向东的方向移动,在此情况下,虽然采煤机在朝第一定滑轮方向运动,但同时第二动滑轮也在朝第一定滑轮方向运动,因此管缆始终自动的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当采煤机在工作面的上出口和下出口之间上下运动时,软质的管缆均能自动张紧,不会形成三层重叠,一方面减少了对管缆的看护环节,因此消除了对看护人员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防止了管缆被挤出电缆槽而被挂断,从而避免了管缆漏电伤人的安全事故;而且由于管缆不会形成三层重叠,因此也提高了采煤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1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激光微切削的切屑捕获及移除
- 下一篇:注蒸汽油井压力表保温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