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压式流体管道截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81608.5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左伟兵;徐章松;王东;严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06 | 分类号: | F16K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流体 管道 截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管道的截流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流体生产系统介质管道不停车带温带压操作的截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流体生产系统中,如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给水等生产行业的管道系统都需要配备用来控制流体介质(液体、气体、粉末)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以保证生产工艺系统的稳定运行,比如截断阀、止回阀、安全阀、调节阀和分流阀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类控制装置或者与其连接的管道如果出现问题,而不能控制或截断流量时,就可能会引起生产的不稳定,甚至停产。图1中,化工生产中的介质物管a下接的排污管b,一般情况下,需要不定期打开排污阀c来排放污物,以确保正常生产。但是,如果排污阀c失灵,不能正常关闭排污阀c截流时;或者由于排污管b因防腐保温不良、受介质冲刷腐蚀,引起管道减薄或断裂造成严重泄漏现象时,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正常生产。图2中,旁管d上的阀门打开后,可能因阀门的制造质量或冲刷腐蚀等因素影响,发生阀芯脱落等机械故障而不能正常关闭截流时,将造成调节阀e不能发挥自动调节流量的作用,致使系统生产不稳定。
上述情况如果发生在化工企业生产中,一般都采取立即停车更换阀门、或更换泄漏管道,或者减量生产等待时机再作处理,不但会给生产系统的安全、环保带来极大的隐患,也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挤压式流体管道截流装置,该装置适用于管径≤Φ159mm,压力≤2.5Mpa,温度300℃以内的流体管道封堵截流,具有不停车带温带压完成操作,且截流快速、安全和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挤压式流体管道截流装置的结构要点是:它包括一对径向设置在管道两侧的导向套;导向套的外围设有一密封盒,密封盒的密封腔环包着导向套,以及靠近导向套的一段管道,密封盒的壁上设有注胶孔;所述一对导向套的筒孔中分别设有一可移动的工作压头;两只工作压头的工作端相向设置,工作端从前至后的剖面形状呈梯形,梯形两斜边的夹角为90°-120°。
具体实施时,所述梯形工作端的夹角为100°,梯形的底边长度大于管道的外径。
具体实施时,以两只工作压头的后端面为受力面,设有一压力装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工作压头的梯形顶面宽度为5-10mm。
具体实施时,所述工作压头工作端后部为柱形体,柱形体的环面与导向套内壁的配合间隙为0.10-0.20mm。
有益效果:公知公用技术中还未见有本装置的报道和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对相向设置的工作压头,使用时,在压力装置的作用下,两只工作压头从管道两侧径向顶入管道内,利用梯形工作面使管道壁产生塑性变形,挤瘪并合拢,并在密封盒密封腔内的密封胶配合下,在操作面上形成一新的密封面,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管道截流,填补了在线截流工具的空白。经实践,该装置适用于管径≤Φ159mm,压力≤2.5Mpa,温度300℃以内的流体管道封堵截流,具有不停车带温带压完成操作,且截流快速、安全和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工艺管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图主要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管道截流装置可用于排污管b的截流。
图2为另一种工艺管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图主要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管道截流装置可用于旁管d的截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截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工作压头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图中:物管a,排污管b,排污阀c,旁管d,调节阀e。管道1,密封盒2,工作压头3,导向套4,耳板5,压力装置6,托架7,注胶孔8,定位销31,工作端32,工作顶面33,柱形体34,后端面35,夹角3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1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