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削刮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80677.4 | 申请日: | 201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2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军;熊君;叶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削刮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削刮装置,特别是一种清理柱体上粘结物的削刮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向电解槽内补充物料,如氧化铝、氟化铝等。由于电解槽熔体表面通常覆盖由凝固电解质组成的结壳,因此在加料之前需要打穿结壳,将物料从打开的孔洞加注到槽内。目前,主要是利用打壳装置打开结壳,形成孔洞后,通过定量下料器向电解槽加注物料。目前的做法具有至少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装置打壳和加料,操作程序多,工艺复杂,成本高,并且物料加注时很难准确下料,造成浪费;第二,在打壳过程中,打击头表面会粘附电解质液,凝固后形成结瘤,结瘤随着打击次数增加会不断增大,严重影响打击装置的工作,而且打击头损耗快,使用寿命短,也严重影响电解槽的运行状态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经常清理打击头上的结瘤的电解质,常用的是工人用锤子或钢钎将结瘤打掉,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增加了工人工作的危险性;同时,不断敲打打击头,也会导致整个打壳装置的气缸、绝缘或密封部件被破坏,严重影响打壳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能够同时打壳加料,并且自动清理打击头上结瘤的装置非常迫切。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清理打击头上粘附的电解质、并且能够通过该装置加注物料的削刮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削刮器,包括下料口、削刮器支杆,削刮器刮环和打击头,削刮器支杆上端与下料口下端连接,削刮器支杆下端连接削刮器刮环,所述下料口、削刮器支杆和削刮器刮环作为打击头的导向套筒。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削刮器支杆为至少两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削刮器支杆在削刮器刮环上均匀分布设置或者成组对称分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削刮器刮环为圆形或者方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料口和削刮器刮支杆为连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削刮器刮支杆为筒体结构或者下料口延长构成削刮器支杆,筒体的下端构成削刮器刮环。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所述打击头为圆柱形或者圆锥形或者楔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打击头提升到下料口以上,通过下料口加注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削刮器,在削刮器的设计时综合考虑了下料装置,即下料口充当了打击头的导向筒,同时削刮器充当物料的下料通道,不需要在打开结壳后,再使用其它设备或人工加注物料。在打击结壳,出现孔洞后,打击头回升到下料口之上,开启下料程序,可通过下料口、削刮器和壳面孔洞加注物料。
2、本实用新型削刮器的下端设置为刮环,使得在刮下结瘤电解质时,削刮器刮环上各受力点受力均匀,不会发生像叉齿、锯齿一样的变钝卷曲,削刮效果大大改良,削刮器的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
3、采用削刮器支杆或者削刮器做成圆筒形,使得在打击头提升复位过程中,电解质结瘤撞击到削刮器刮环上时,支杆给予刮环强大的支撑力,在抵住电解质结瘤的冲击力的同时拦截往外散开的氧化铝料,导向电解槽内。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削刮器实施例1至3的示意图,图中1为下料口,2为削刮器支杆,3为削刮器刮环,4为打击头。
图2是削刮器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3是削刮器实施例5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削刮器,包括下料口1、削刮器支杆2,削刮器刮环3和打击头4,削刮器支杆2上端与下料口1下端连接,削刮器支杆2下端连接削刮器刮环3,所述下料口1、削刮器支杆2和削刮器刮环3作为打击头4的导向套筒。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削刮器,包括下料口1、削刮器支杆2,削刮器刮环3和打击头4,削刮器支杆2上端与下料口1下端连接,削刮器支杆2下端连接削刮器刮环3,所述下料口1、削刮器支杆2和削刮器刮环3作为打击头4的导向套筒,所述削刮器支杆2为两根,在削刮器刮环3上对称设置。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80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纬器吹气箱外套
- 下一篇:一种模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