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柱塞总成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79838.8 | 申请日: | 201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明;王泽香;董贺茹;李永兵;庞亚谱;胡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53/14 | 分类号: | F04B53/14;F04B53/12;F04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唐维宁 |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柱塞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抽油泵,尤其是涉及一种抽油泵柱塞总成,特别适用于超深井的采油作业。
背景技术
抽油泵也称深井泵,抽油泵是抽油系统中的主要设备,通过抽油机、抽油杆传递的动力进行油井内液体的抽汲。抽油泵是决定抽油装置工作技术经济指标的关键部件,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固定阀和带有游动阀的活塞组成。
现有常规抽油泵的柱塞总成(如图1所示)由柱塞以及柱塞上、下两端固定安装的游动阀组成。柱塞上端游动阀的开口阀罩受阀球的不断冲击,使开口处筋部逐渐变薄直至断裂。当抽油泵下泵深度增加,柱塞上冲程时承受的液柱重量也随之增大,更容易使抽油泵柱塞开口阀罩断裂,使抽油泵失效,影响采油生产的正常进行,增加了采油作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当抽油泵下泵深度增加,现有柱塞总成中柱塞上端游动阀的开口阀罩受阀球的不断冲击,使开口处筋部逐渐变薄直至断裂,使抽油泵失效,影响采油生产的正常进行,增加了采油作业成本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泵柱塞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泵柱塞总成包括柱塞、游动阀,柱塞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游动阀,游动阀由阀罩、阀球、阀座组成,柱塞上、下两端安装的游动阀阀罩为闭式阀罩;柱塞上端游动阀的阀罩上端固定安装有开口阀罩。开口阀罩、闭式阀罩、接头、柱塞、闭式阀罩、 阀座管塞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闭式阀罩内凸台与接头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阀座,闭式阀罩内凸台与管塞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阀座,阀罩内的阀座上装有阀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抽油泵柱塞总成包括柱塞、游动阀,柱塞的下端依次固定安装2个游动阀,游动阀由阀罩、阀球、阀座组成,柱塞下端安装的游动阀阀罩为闭式阀罩;柱塞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有开口阀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采用两个闭式阀罩,一个开口阀罩内不装阀球,改善了开口阀罩的受力状况,避免开口阀罩断裂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抽油泵柱塞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柱塞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3.开口阀罩,4.阀罩,5.阀球,6.阀座,7.接头,8.柱塞,9.阀座管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列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精神,都应该包括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抽油泵柱塞总成的柱塞8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游动阀,游动阀由阀罩4、阀球5、阀座6组成。柱塞8上、下两端安装的游动阀阀罩4为闭式阀罩;柱塞8上端游动阀阀罩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开口阀罩3,开口阀罩3内不安装阀球。
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柱塞总成具体结构是,开口阀罩3、闭式阀罩4、接头7、柱塞8、闭式阀罩4、阀座管塞9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闭式阀罩4内凸台与 接头7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阀座6,闭式阀罩4内凸台与管塞9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阀座6,阀罩4内的阀座6上装有阀球5。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是,抽油泵柱塞总成包括柱塞8、游动阀,柱塞的下端依次固定安装2个游动阀,游动阀由阀罩4、阀球5、阀座6组成,柱塞8下端安装的游动阀阀罩4为闭式阀罩,阀罩4内的阀座6上装有阀球5;柱塞8上端固定连接安装有开口阀罩3,开口阀罩3内不安装阀球。
由于本实用新型抽油泵柱塞总成在上端部的开口阀罩内不装阀球,开口阀罩只起液体流通通道作用,不再承受阀球的反复撞击,改善了开口阀罩的受力状况,有效防止开口阀罩开口处筋部受冲击后断裂,延长抽油泵的检泵周期,降低采油生产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很多替代实施例而不脱离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件审核阶段的可控分发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