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隔热壶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9616.6 | 申请日: | 201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屈政军;全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隔热 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隔热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热水壶,电热水壶的出现,给人们烧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用电热水壶烧水主要是烧水的时间短,烧水的方式简捷,接上电源即可。尤其是陶瓷电热壶的出现,人们使用起来不仅轻便而且更加安全。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445343U于2010年5月5日公开了一种陶瓷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和底盘,壶盖盖于壶体顶端,在壶体上有开关,壶体的底部有壶体底盖,所述安装在壶体底部的发热盘设有温控器和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发热盘的外沿边依次压有密封圈和压板,压板和密封圈上还有通孔,螺杆穿过壶体底部、密封圈和压板上的通孔再接有螺母。据称,其通过密封圈和压板与壶体底部螺接使壶身不存在水渗漏问题,保证使用安全;同时提供一种新型的、清洗方便的电热水壶。但是,该结构的壶盖为单层,由于陶瓷导热快,在烧水过程中,壶盖外表面的温度很高,超过国家对陶瓷温升的安全标准。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烫伤的危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和实用美观的双层隔热壶盖,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层隔热壶盖,包括壶盖,该壶盖的下部延伸一凸柱,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凸柱呈中空结构,凸柱与壶盖的上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一隔热空腔;壶盖的工艺孔上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塞,密封塞套设于工艺孔上;该密封塞的中部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肩和第二压肩,第一压肩的直径小于第二压肩的直径。
所述工艺孔设置于壶盖的底部或侧壁上,密封塞上的凹槽与工艺孔为间隙配合固定或过盈配合固定;密封塞的形状呈“工”字形;密封塞的材质为硅胶制件或塑胶制件。
所述壶盖的材质为陶瓷制件或紫砂制件;壶盖的下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接件。
所述卡接件为两个,其环绕设置于壶盖的凸柱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隔热空腔,把壶盖内的空气抽出后封闭成真空状态,可有效的降低壶盖受热时外表面的温度,解决了壶盖表面温度超过国家对陶瓷温升的安全标准,并可减少壶内热量散失,以达到保温和节能的目的;同时,密封件起到防止加热过程中水蒸汽进入壶盖的隔热空腔内的作用;其具有结构具有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废品率低和装配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组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壶盖,1.1为工艺孔,1.2为隔热空腔,1.3为卡接件,2为密封塞,2.1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双层隔热壶盖,包括壶盖1,其材质为陶瓷制件,该壶盖1的下部延伸一凸柱。壶盖1的下部设有卡接件1.3,卡接件的数目为两个,其环绕设置于壶盖1的凸柱上,壶盖1通过卡接件1.3与壶体相互卡接固定。
凸柱呈中空结构,其与壶盖1的上部保持一定的距离,形成一隔热空腔1.2,这样就可有效降低壶盖1受热时外表面的温度,并可减少壶内热量散失,以达到保温和节能的目的。
壶盖1的工艺孔1.1上设有密封件,该工艺孔1.1设置于壶盖1的底部。密封件套设于工艺孔1.1上。壶盖1内的空气抽出后封闭成真空状态,提高壶盖1的隔热性。密封件为密封塞2,密封塞2的形状呈“工”字形,其材质为硅胶制件,起到耐高温作用。密封塞2的中部开设有凹槽2.1,该凹槽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肩和第二压肩,第一压肩的直径小于第二压肩的直径。安装时,先把第一压肩穿过工艺孔1.1,此时密封塞2上的凹槽2.1与工艺孔1.1为过盈配合固定,第二压肩与壶盖1的底部相抵靠,其目的在于:防止加热过程中水蒸汽进入壶盖1的隔热空腔1.2内,解决了壶盖1表面温度超过国家对陶瓷温升的安全标准。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图6,该工艺孔1.1设置于壶盖1的侧壁上,密封塞2套设于工艺孔1.1上,密封塞2的材质为塑胶制件。
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9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