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用车柴油机用活塞环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578986.8 | 申请日: | 201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春;吴立来;黄代凤;郑照刚;史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5/00 | 分类号: | F02F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1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 柴油机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环组,具体说是一种乘用车柴油机用活塞环组。
背景技术
活塞环是柴油机内的主要运动件之一,活塞环与缸套系统的摩擦损失占总摩擦损失的25%以上,降低摩擦损失将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降低CO2排放,降低燃油消耗率。现有乘用车柴油机活塞环主要是采用三环制铸铁环设计,环体较为笨重,弹力较高,所消耗的摩擦功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国家第四、第五阶段排放标准的乘用车柴油机用活塞环组,它可以有效解决摩擦功耗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柴油机用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第二道气环和油环;所述第一道气环为外圆工作面采用物理气相沉积而成的,且表面类金刚石涂层处理的不锈钢桶面环;所述第二道气环为截面呈鼻型的铁环;所述的油环为表面氮化处理的螺旋撑簧钢环。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道气环的环高在2mm以下。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道气环的环高为1.5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环的环高为2mm,油环采用了钢作为基体材料,机械强度大,降低环高可以减小换向时的惯性力;油环的刮油边为0.18mm,油环刮油边宽度与现有相比减小25%~30%,这样可实现高面压而低弹力,降低摩擦损失。
有益效果:(1)第一道气环由于采用钢作为基体材料,因此机械强度大为提高;环高、径向厚度可以比常规的铸铁环的做得更小,因此重量减轻30%,减小了换向时的惯性力;第一道气环外圆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工艺而成,且表面类金刚石涂层处理(DLC)处理,摩擦系数比常规的镀铬、复合镀铬的低15%~25%,降低了摩擦损失。
(2)第一道气环的环高较小,因此实现了高面压而低弹力,摩擦损失减小。
(3)第二道气环采用外切台式鼻形环,实现了高面压而低弹力,摩擦损失减小;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球墨铸铁材料,机械强度较高;第二道气环环高较小,重量减轻,减小了换向时的惯性力。
(4)油环采用了钢作为基体材料,与铸铁环相比重量减轻20%,减小了换向时的惯性力;油环刮油边较现有产品宽度减小25%~30%,实现高面压而低弹力,降低摩擦损失。
综合以上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柴油机活塞环组能将摩擦损失由现行的25%以上降低到16%以下,国家第四、第五阶段的排放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乘用车柴油机用活塞环组包括第一道气环1、第二道气环2和油环3。第一道气环1为桶面环,采用不锈钢作为基体材料,外圆工作面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工艺而成,且表面DLC(类金刚石涂层)处理。第一道气环1采用薄型设计,环高2mm以下。第二道气环1为外切台式鼻形环,采用球墨铸铁作为基体材料。第二道气环2采用薄型设计,环高1.5mm。油环3采用了钢作为基体材料,外圆工作面采用氮化表面处理;且油环3采用薄型设计,油环3环高2mm,刮油边宽度0.18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