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流明LED射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8984.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陈赟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明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高流明LED射灯。
背景技术
市面上射灯主要有普通卤素射灯和新兴的LED射灯。普通卤素射灯因发光效率低(10Lm/W)、发热高、寿命短(2000小时光衰严重)、功耗大(35W、50W)等原因,逐渐被用户抛弃。LED射灯由于节能环保,超长寿命(是普通白炽灯、卤素灯的10倍),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发展迅速。其型号主要有MR16(灯杯直径5.0cm)、MR11(灯杯直径3.5cm),功率大多在1-3W。能广泛应用于家庭照明、客厅、吧台、庭院、私家园林、景观照明,市场潜力非常大。但目前在性能、技术上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提高完善:1、发光光通量比较低(150~250Lm),远低于50W卤钨灯(500~600Lm),无法满足客户对照明照度的基本要求。二是颜色会有缺失,显色指数略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LED射灯所存在的发光光通量低、颜色有缺失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流明LED射灯,该高流明LED射灯的光通量能够达到450Lm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流明LED射灯,包括铝散热器、后盖、前盖、电源板、电触头组、电源板、LED模组、若干聚光反射杯、透镜,所述后盖固定在所述铝散热器的尾部,电触头组和电源板安装在后盖上且电触头组还从后盖的尾部延伸出去;LED模组包括铝基板和分布焊接在铝基板上的LED,其特征在于该LED模组中的铝基板固定在所述铝散热器的头部端面上,其中每一个LED配置有一聚光反射杯;所述透镜通过前盖安装在铝散热器的前部且所述透镜覆盖在所述聚光反射杯的杯口上;所述铝散热器为圆柱状,在圆柱状的外圆柱面上沿周向分布有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沿外圆柱面延伸且相间排列,第二散热翅片的外圆直径小于第一散热翅片的外圆直径,相邻两第一散热翅片之间构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成Y字形结构,其中Y字形结构的叉口朝外,所述叉口内的部分构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尾端与所述后盖内沟通,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头端与所述前盖内沟通;在所述后盖上设置有散热孔,在所述前盖和透镜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二散热翅片以铝散热器的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LED模组中的铝基板与铝散热器的头部端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高流明LED射灯工作时,其一次冷空气由前盖上的第一通风孔和透镜上的第二通风孔进入到前盖内,将LED所产生一部分热量带走,然后沿着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向上攀升,同时二次冷空气不断的向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补充,最终进入到后盖内,再由后盖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而LED所产生另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铝散热器,再由铝散热器辐射出去。本实用新型的铝散热器结合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散热效果好,其LED结合处和环境之间的热阻小于6.3℃/W。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聚光反射杯和透镜进行二次配光,透光率达到8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流明LED射灯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流明LED射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铝散热器的径向断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所示的一种高流明LED射灯,包括铝散热器100、后盖200、前盖300、电源板400、电触头组500、LED模组600、六个聚光反射杯700、透镜800。
后盖200固定在铝散热器100的尾部,电触头组500和电源板400安装在后盖200上,电触头组500从后盖200的尾部延伸出去,与插座形成电连接。在后盖200上设置有许多散热孔210。散热孔210成条状,沿后盖200的周向分布,径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