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汽油机空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8922.8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淳健;罗雄彬;赵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2 | 分类号: | F02M35/022;F02M35/024;F02M3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71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汽油机 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滤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用汽油机上的空滤器。
背景技术
活塞式机械(内燃机、往复压缩机等)工作时,如果吸入空气中含有灰尘等杂质就将加剧零件的磨损,所以必须装有空气滤清器,也即是空滤器。空气滤清器由滤芯和壳体两部分组成。空气滤清器的主要要求是滤清效率高、流动阻力低、能较长时间连续使用而无需保养。空气滤清有惯性式、过滤式和油浴式3种方式①惯性式:由于杂质的密度较空气的密度大,当杂质随空气旋转或急转弯时,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能使杂质从气流中分离出来。②过滤式:引导空气流过金属滤网或滤纸等,将杂质阻挡并粘附在滤芯上。③油浴式:在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机油盘,利用气流急转冲击机油,将杂质分离并粘滞在机油中,而被激荡起的机油雾滴随气流流经滤芯,并粘附在滤芯上。空气流过滤芯时能进一步吸附杂质,从而达到滤清的目的。
现有的空滤器的过滤效果均不理想,时间一长,会有许多微粒附着早滤芯上,从而造成空滤器作用的丧失,因此需要频繁更换空滤器中的滤芯才能满足对气体的要求,这样既缩短了空滤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微尘进入的通用汽油机空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的通用汽油机空滤器,其要点是:包括导流顶盖、本体、油杯和过滤总成,其中所述本体由设置在中部的进气腔体、外套于所述进气腔体的过滤腔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腔体上方并与该过滤腔体相通的出气口构成,在所述本体上端连接所述导流顶盖,该导流顶盖上设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腔体相通,在所述本体下端连接有所述油杯,所述进气腔体、油杯和过滤腔体相通,在所述过滤腔体中安装所述过滤总成,并该过滤总成外套在所述进气腔体上。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空滤器存在过滤效果差等不足创造性地设计的,采用以上结构,空气从导流顶盖下方进入该导流顶盖环向设置的进气口,从而使得空气经导流顶盖后进入本体的进气腔体,当空气流出进气腔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使得空气中的大量灰尘留在进气腔体下方油杯的机油中,故而让本实用新型的储灰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最后,空气再经过过滤总成进行过滤后从本体的出气口中流出,最终得到洁净的空气流向化油器。
所述过滤总成由上网板、细过滤海绵、粗过滤海绵以及下网板构成,其中在所述下网板上端设置粗过滤海绵,在该粗过滤海绵上端设置细过滤海绵,在该细过滤海绵上端设置上网板,所述上网板上端抵在所述过滤腔体的上腔壁,所述下网板位于所述油杯上方。采用以上结构,当空气进入过滤总成时,它依次通过下网板、粗过滤海绵、细过滤海绵和上网板,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杂质等根据其大小程度依次被下网板、粗过滤海绵和细过滤海绵过滤,从而得到合符要求的气体。
在所述下网板与所述油杯之间设置有阻溅油隔板,所述阻溅油隔板上端环向设置的凸起抵在所述下网板下端面,该阻溅油隔板下端抵在所述油杯内腔的环向支撑上,在所述阻溅油隔板上开有百叶窗式风孔,采用以上结构,在阻溅油隔板的阻挡下,防止油杯中的机油溅在所述下网板和粗过滤海绵上,从而使下网板和粗过滤海绵的过滤效果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所述阻溅油隔板上开有百叶窗式风孔,由此不仅具有阻挡机油溅到粗过滤海绵上,又具有一定的阻止灰尘的作用。
为了使导流顶盖与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同时又便于拆卸,所述导流顶盖与所述本体的进气腔体螺纹连接。
在所述本体与所述油杯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此结构能够防止油杯中的机油泄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改变了空气流道,使得更多的灰尘留在机油中,让空滤器的储灰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更好的保护发动机;2、导流顶盖、本体和油杯均采用螺纹连接结构,使得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拆装;3、阻溅油隔板采用塑料百叶窗式成型,这样不仅具有阻挡机油溅到过滤海棉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阻止灰尘的作用,而且工艺更简单。具有加工方便、使用方便、易于实现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伟联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主板与屏幕面板分离的超薄电视
- 下一篇:汽车左右转向节臂双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