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肝素钠制药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8920.9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5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均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A61K31/727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素钠 制药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制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肝素钠制药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将动物肠道中的黏膜刮取后,需要对黏膜进行处理而得到肝素钠的药物产品。在处理过程中包括有顺序布置的反应罐、吸附罐、洗脱罐与沉淀罐,且各罐体均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当黏膜在反应罐中反应后,经过自然冷却,用泵将反应罐内的物质抽入到吸附罐;同样的,从吸附罐到洗脱罐以及从洗脱罐到沉淀罐均是用泵进行抽送,因此,现有的设备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反应罐、吸附罐、洗脱罐与沉淀罐均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其占用厂房面积较大;
2、前一罐体内的液体需采用泵送入到下一个罐体中,导致了能源的极大耗费;
3、当黏膜在反应罐中反应后,需经过自然冷却才能送入到吸附罐内,其自然冷却时间一般都是5至6个小时,使得耗时较长,严重阻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在自然冷却过程中,使得药物活性遭受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节约厂房占地面积的肝素钠制药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肝素钠制药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罐、吸附罐、洗脱罐与沉淀罐,所述反应罐、吸附罐、洗脱罐与沉淀罐从上至下顺序布置,在相邻两个罐体之间设置有启闭阀门。
进一步的是,在反应罐与吸附罐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反应罐与吸附罐之间的启闭阀门设置在反应罐的出口与冷凝装置的入口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反应罐、吸附罐、洗脱罐与沉淀罐采用的是从上至下的空间布置形式,因此,占用厂房面积较小;同时,当药物从一个罐体到另一个罐体时,只需要打开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启闭阀门,则药物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上方的罐体自然下落到下方的罐体中,可取消设置在两个相邻罐体之间的各种工作泵,从而达到减少投资、节约能源的目的。而通过在反应罐与吸附罐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可大大缩短药物的冷却时间,也就大大降低了整个工艺流程的时间周期,提高了肝素钠药品的制备效率,同时,经过强制冷却,由于冷却时间缩短,还有利于保持药物的活性,也就提高了最终形成的肝素钠药品的质量,尤其适合在肝素钠药物的制备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反应罐1、冷凝装置2、吸附罐3、洗脱罐4、沉淀罐5、启闭阀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肝素钠制药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罐1、吸附罐3、洗脱罐4与沉淀罐5,所述反应罐1、吸附罐3、洗脱罐4与沉淀罐5从上至下顺序布置,在相邻两个罐体之间设置有启闭阀门6。由于反应罐1、吸附罐3、洗脱罐4与沉淀罐5采用的是从上至下的空间布置形式,因此,占用厂房面积较小;同时,当药物从一个罐体到另一个罐体时,只需要打开相邻两个罐体之间的启闭阀门6,则药物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上方的罐体自然下落到下方的罐体中,可取消设置在两个相邻罐体之间的各种工作泵,从而达到减少投资、节约能源的目的。
当黏膜在反应罐1内反应后,为了使得反应后的物质能尽快降温,在反应罐1与吸附罐3之间设置有冷凝装置2,所述反应罐1与吸附罐3之间的启闭阀门6设置在反应罐1的出口与冷凝装置2的入口之间。则黏膜在反应罐1内反应完全后,打开反应罐1与冷凝装置2之间的启闭阀门6,可使反应罐1内的物质流入到冷凝装置2内进行强制冷却,从而大大缩短冷却时间,也就大大降低了整个工艺流程的时间周期,提高了肝素钠药品的制备效率;同时,经过强制冷却,由于冷却时间缩短,还有利于保持药物的活性,也就提高了最终形成的肝素钠药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