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盐岩矿层竖井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8611.1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方;牛明远;王彦英;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5/00 | 分类号: | E21D5/00;E21D5/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层 竖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矿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竖井穿过盐类岩层时的井筒支护的盐岩矿层竖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施工竖井采用的支护结构形式主要有:单层井壁、双层井壁、铸铁丘宾筒混凝土复合井壁法等。单层井壁主要适用于普通竖井的支护,在软弱表土层深度大的竖井中混凝土厚度增大特别多,且井筒漏水严重,不适宜在岩石抗压强度特别小且极易溶于水的盐岩矿中。铸铁丘宾筒混凝土复合井壁法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造价高;并且铸铁丘宾筒处在盐矿井酸性气体与干湿交替的环境中极易腐蚀。普通双层井壁法虽然可以减少漏水现象但是不能彻底解决漏水对井下开采的破坏,且盐岩对混凝土井壁有腐蚀作用大大降低了井筒的服务年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更为合理、提高采矿安全的的盐岩矿层竖井。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盐岩矿层竖井,它包括井筒,其特点是:所述的井筒为圆柱状,井筒的井壁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双层钢筋混凝土之间敷设1-2层塑料防水板;在井筒外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向外突出的壁座,在井筒的底部设有井壁底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井壁的钢筋混凝土最好为抗氯盐,镁盐和硫酸盐环境的海工混凝土,配置海工混凝土的水泥最好选用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种水泥。
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塑料防水板可以保证井筒的防水效果,防止含水层的地下水通过井筒接茬进入井筒内。所述的塑料防水板最好采用低密度高压聚乙烯材料,其厚度优选为1-2mm,塑料防水板的接头最好采用热焊的方法焊牢。
另外,使用2层塑料防水板时,中间双层塑料防水板之间摩擦系数小,可以减少先期施工的外层井壁对后内层井壁的混凝土在凝结中的摩擦阻力约束,使内层井壁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变形时处于接近自由的状态,减少温度应力对于井壁的影响。
为防止井壁下沉,除在锁扣段设置壁座外每隔一段距离在合适的岩层设置一组壁座。
由于井筒底部围岩为盐岩,盐岩极易溶于水,井筒内设有水窝,水窝中的水遇到盐岩溶解后会对井筒的稳定性造成破坏,造成井筒的下沉或偏斜等。为了预防该事故的发生,在井壁底设置削球式的井壁底。制作时可以在井底设置一圈大小与壁座相同的环形梁,然后以梁的地面做球面形,最好控制球面形井壁底的中心角α为50-70°,优选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盐岩矿层竖井的结构更为合理,它可以有效防止盐岩对井筒的腐蚀,同时很好的解决井壁漏水,防止地下水灌入井下对盐矿开采造成的危害,有效地提高了采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技术实施方案进行说明,而并不是局限于所列举的几种。
实施例1。参照图1。盐岩矿层竖井,它包括井筒3,所述的井筒3为圆柱状,井筒3的井壁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双层钢筋混凝土之间敷设1层塑料防水板2;在井筒3外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向外突出的壁座1,在井筒3的底部设有井壁底座4。
实施例2。参照图1。盐岩矿层竖井,它包括井筒3,所述的井筒3为圆柱状,井筒3的井壁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双层钢筋混凝土之间敷设2层塑料防水板2;在井筒3外壁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向外突出的壁座1,在井筒3的底部设有井壁底座4。
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每层塑料防水板2的厚度为1mm。
实施例4。实施例1或2所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每层塑料防水板2的厚度为2mm。
实施例5。实施例1或2所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所述的井壁底座4为球面形。
实施例6。实施例5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所述的球面形井壁底座4的中心角α为50°。
实施例7。实施例5所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所述的球面形井壁底座4的中心角α为70°。
实施例8。实施例5所述的盐岩矿层竖井中:所述的球面形井壁底座4的中心角α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未经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