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鳍片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78450.6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曾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鑫长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散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散热鳍片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元件在消耗电力时会产生热能,电子元件使用的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就会越多。电子元件有其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如果电子元件本身的温度超出这个工作温度范围,电子元件的运作结果就可能发生错误。因此,电子元件采用良好的散热模组显得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结合基本都为焊接工艺,其焊接时部分材料还必须做化工处理,其成本较大,且产品在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比率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焊接结合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直接紧固在散热底板上的散热鳍片模组。
技术方案:一种散热鳍片模组,包括若干散热鳍片和散热底板,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散热鳍片和散热底板扣合之间设第一扣合点,所述散热鳍片下端设一延伸臂,在延伸臂左边设左伸卡点及左空隙,在延伸臂右边设右伸卡点及右空隙;所述散热底板上端设底板槽位,在所述底板槽位左边设底板左卡位及底板左槽位,在所述底板槽位右边设底板右卡位及底板右槽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散热鳍片和散热底板扣合之间还设同第一扣合点结构相同的第二扣合点。在所述散热鳍片和散热底板中穿设热导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通过滑槽装入,然后再将散热底板上的滑槽进行压固,使其散热鳍片底部的折弯面与散热底板完全接触并紧固在一起。散热鳍片省掉了产品因焊接而必须化工处理的工艺与紧配工艺,同时也省掉了焊接用的焊接材料,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由本实用新型由若干散热鳍片组成的散热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散热鳍片主视图;
图4是图3左视图;
图5是散热鳍片的展开图;
图6是散热底板截面图;
图7是散热鳍片与散热底板的组装图;
图8是治具压合底板与散热鳍片紧配的示意图;
图9是散热模组与热导管搭配示意图;
图10是图9右视图;
图11-16是其它各种散热底板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代表:散热鳍片1,散热底板2,热导管3,压合治具4,第一扣合点5,第二扣合点6,延伸臂101,在延伸臂101,左伸卡点102,左空隙104,右伸卡点103,右空隙105,底板槽位201,底板左卡位202,底板左槽位203,底板右卡位204,底板右槽位205。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散热鳍片模组包括若干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所述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扣合之间设第一扣合点5。
见图3-5,所述散热鳍片1下端设一延伸臂101,在延伸臂101左边设左伸卡点102及左空隙104,在延伸臂101右边设右伸卡点103及右空隙105。
见图6,所述散热底板2上端设底板槽位201,在所述底板槽位201左边设底板左卡位202及底板左槽位203,在所述底板槽位201右边设底板右卡位204及底板右槽位205。
所述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扣合之间还设同第一扣合点5结构相同的第二扣合点6,见图1。
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组合方法是:见图3、6,先将若干散热鳍片1的延伸臂101对准推入散热底板2的底板槽位201内,见图7。
将组装好的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用压合治具4使之扣紧,见图8,并参见图3、6,用压合治具4压合散热底板2中的底板左卡位202、底板右卡位204,使其变形,将散热鳍片1上的左空隙104、右空隙105压合在底板槽位201内,使散热鳍片折弯面完全与底板槽位内面结合到一起。
上述是第一扣合点5组合方法,第二扣合点6组合方法相同。起到了紧固作用,又起到了导热效果。
见图9、10,在所述散热鳍片1和散热底板2中穿设热导管3。
其散热鳍片可以为单片、也可以为组合片,同时也可跟热导管搭配后再行紧配,在保证散热效能的基础上,降低工艺成本。
散热底板还可以是图11-16中的各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鑫长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鑫长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8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单元和封装元件整合装置及其散热单元固定结构
- 下一篇:整流二极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