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辅助转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577755.5 | 申请日: | 2010-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管立树;王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立树 |
| 主分类号: | B63H25/14 | 分类号: | B63H25/14;B63H2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辅助 转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用螺旋桨推进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转向的螺旋桨推进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船舶转向装置均采用船尾转向舵的方式,手动或液压操作,其舵的位置相对固定,仅能做一定角度的自转动作。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船舶的调头转向往往需要在多次的前进或倒退过程中调整进行,对于船员的操作技术有较高要求,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转向舵对于水面的适应能力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船舶转向装置存在的操作局限性及水面适应性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船舶辅助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辅助转向装置,包括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支架与推进器部件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推进器部件的输入轴连接,推进器部件垂直安装在船舱头部(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安装在尾部),推进器部件的输出轴端垂直安装有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推进器部件中的套筒上部外轮廓为方形,其外设置有转向套,转向套的内方与套筒外轮廓配合,套筒上部的方形外轮廓的长度为升降高度H及转向套高度之和,套筒的其余部分外轮廓为圆形;转向套的上段外圆与在船舱上设置的转向卷扬机的绳索相连,转向套的下段外圆设有平面轴承,平面轴承置于船舱盖板上,盖板为对称的两片组成,便于安装推进器部件,盖板的中心半圆与转向套的下段设置的圆槽配合,可固定转向套;通过转向卷扬机的控制,实现带动转向套内的推进器部件及螺旋桨的整体旋转。
所述推进器部件的套筒中部设有固定挡环,用做升降时的上限位;在套筒下端设有支架,支架一端固定在船舱侧壁上;在位于固定挡环与支架之间的套筒外圈设有滑动套,滑动套与在船舱上设置的升降卷扬机的绳索相连,滑动套一侧外壁垂直设有固定的滑块,滑块在位于船舱侧壁设置的滑槽内运动,可防止推进器旋转时缠绕卷扬机绳索;通过升降卷扬机的控制,实现推进器部件及螺旋桨的上下运动。
所述支架与套筒对应的三个面之间设有滚轮,可减少套筒运动的摩擦力;支架的开口端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把手与船舱侧壁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推进器部件上设置转向套机及滑动套等结构,通过卷扬机的带动实现了船舶转向装置的旋转及上下运动,提高了船舶转向装置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船尾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4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辅助转向装置200安装在船舶100的船头部位,其下部螺旋桨14位于船尾下部,通过螺旋桨14直接推动船舶100移动转向。船舶辅助转向装置20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辅助转向装置,包括电动机1,电动机1通过支架2与推进器部件4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与推进器部件4的输入轴连接,推进器部件4垂直安装在船舱10尾部,推进器部件4的输出轴端垂直安装有螺旋桨14。
如图2、图3所示,推进器部件4中的套筒4a上部外轮廓为方形,其外设置有转向套5,转向套5的内方与套筒4a外轮廓配合,套筒4a上部的方形外轮廓的长度为升降高度H及转向套5高度之和,套筒4a的其余部分外轮廓为圆形;转向套5的上段外圆与在船舱10上设置的转向卷扬机19的绳索相连,转向套5的下段外圆设有平面轴承6,平面轴承置6于船舱的盖板7上,盖板7为对称的两片组成,便于安装推进器部件,盖板7的中心半圆与转向套5的下段设置的圆槽配合,可固定转向套5;通过转向卷扬机19的控制,实现带动转向套5内的推进器部件4及螺旋桨14的整体旋转。
如图2所示,所述推进器部件4的套筒4a中部设有固定挡环18,用做升降时的上限位;如图2、图4、图5所示,套筒4a下端设有H形支架15,支架15一端固定在船舱10侧壁上;在位于固定挡环18与支架15之间的套筒4a外圈设有滑动套17,滑动套17与在船舱10上设置的升降卷扬机8的绳索相连,绳索的转向处设有滑轮组9。
如图2、图4、图5所示,滑动套17一侧外壁垂直设有固定的滑块11,滑块11在位于船舱10侧壁设置的滑槽12内运动,可防止推进器旋转时缠绕卷扬机绳索;通过升降卷扬机8的控制,实现推进器部件4及螺旋桨14的上下运动。
如图2、图4、图6所示,支架15与套筒4a对应的三个面之间设有滚轮13,里侧的滚轮为随形的(内凹),两侧的滚轮为圆柱状,可减少套筒4a运动的摩擦力;支架15的开口端设有挡板16与支架15闸形定位,挡板16上设有把手16a与船舱10侧壁连接,防止挡板16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立树,未经管立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