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7579.5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冯睿;魏小龙;赵志青;景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睿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辅助 图像 分析 下肢 皮肤 病变 预后 疗效 评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评价某种治疗措施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病变的治疗效果时,最佳评价的方法是对照治疗前后的皮肤病变情况的,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病变区域的皮肤面积、颜色深浅,伴随病变如溃疡的大小、累及组织层次、肉芽生长情况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光线强度、与光源的距离及角度等因素的不同,常导致常规肉眼观察直接比较或前后照片资料进行对照比较无法准确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数码相机采集到的真彩色皮肤图像信号(模拟信号)经过抽样、灰度量化等手段转处理后,转变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再针对彩色图像不同颜色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无人员操作、光线、时间等因素影响,治疗前后数据自动转化生成,方便疗效统计分析及评价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它包括三维定位架、UPS电源、相机、计算机,三维定位架的主体由底盘和立柱构成,相机固定安装于立柱上,UPS电源与相机相连,相机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相连。
立柱的正面有带刻度标尺,立柱的背面呈齿轮状。底盘上有纵横交错的坐标面。
立柱上有可摇动的手柄及齿轮,摇动手柄可带动相机固定装置沿立柱向上或向下移动,方便固定及准备移动。
所述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其摄像拍照系统的恒定电源由交流电经UPS转换后提供,拍照用相机具有前闪光功能,并经数据线连接于计算机,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快门拍照。在相机正面镜头部位,装有固定支撑架的卡扣,从而保证每次相机镜头与观察部位之间的距离恒定。
所述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其支撑架为正四棱体框架,近端装有滤光片,形成特殊光源照射后使摄像系统成像为真彩色照片,远端边框装有比色卡,
所述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下肢皮肤病变干预后疗效评价设备,其计算机内的图像分析操作软件包括建立病历档案→三维坐标标定→采集图像信号→计算机分析处理→结果导出至数据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综合利用了医学、机械学、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等多门学科技术,解决了常规操作过程中人员自身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也减少了摄像硬件条件及光源等环境因素对整体疗效评价的影响,规范了皮肤病变多中心研究的操作过程,便于开展大范围多中心研究。利用三维坐标定位架可以实现不同时间、不同人员、多次观察的简单快速定位,利用辅助软件可以确定每次随访时病变区域范围大小、严重程度等观察指标的客观数据,便于后序分析,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及可重复性。系统可靠、先进、高效、低廉,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系统使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下肢皮肤病变的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疗效评价设备,它包括三维定位架1、UPS电源2、相机3、计算机4,三维定位架1的主体由底盘5和立柱6构成,相机3固定安装于立柱6上,UPS电源2与相机3相连,相机3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4相连。立柱6的正面有带刻度标尺,立柱6的背面呈齿轮状。底盘5上有纵横交错的坐标面。
在确定好研究对象的三维坐标后,用厚黑布将研究对象下肢及三维坐标定位架遮罩,不让外部光线进入,操作人员由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内鼠标点击确定拍照后摄像系统先闪光灯闪光提供光源后拍照,并将所拍数据经数据线传送至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内进行灰度、像素化等处理,最终将处理数据保存于数据库中,以备后序统计分析。
在本实用新型中研究对象观察区域的空间三维坐标采用平面坐标板及带刻度的立柱来定位(见图2所示),首先研究对象患侧下肢垂直站立并使病变区域正对立柱方向,病变区域紧贴相机固定支撑架,分别记录研究对象患侧大踇指、脚跟及立柱相机固定装置的位置,如格式为(F,16,23.18cm)。并将其输入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存储,待下次随访时仍让研究对象按此坐标站立,保证了随访复查的皮肤病变区域评价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睿,未经冯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7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监控便携式教学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水位控制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