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766.1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增;邢建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457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装 生产线 防止 工件 误用 投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产品组装生产线中的工件投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化生产中,在同一条组装生产线上往往会生产出多种结构不同但可能是结构类似的成品或半成品,在该条组装线的某个工步中根据其装配出的产品(或半成品)不同,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工件的投入。现行的工件投入装置中基本上是采用多层隔断形式,即在投入装置中设计有多层放置不同工件的隔层,并将不同层次的隔层指定放入某种具体的工件,为了区别各层中的工件,在相应的隔层旁边用标识指示。现有技术中的该标识大多为带有文字注释的标签,由于其不醒目,很可能会造成错误投入工件的情形,一旦发生工件的误投将会造成组装品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该投入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显示醒目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误投工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投入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多层隔离板,其中一个隔离板的端部设有可移动的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由挡板和挡板位置控制部构成,所述挡板位置控制部包括位于所述隔离层一侧的相互紧密接触的一凸轮和一顶销,所述顶销的后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凸轮上设有与凸轮为一体的摆臂,所述摆臂与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的轮盘上设有一轴,所述凸轮的侧面设有一护板,所述凸轮与所述护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触点,位于所述护板表面的触点有多个,位于所述护板上的每个触点均分别电连接一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其中,所述凸轮与顶销接触端的轮廓线至少有两段下凹曲线段。所述挡板与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上连接有一稳定臂。所述第一弹簧远离顶销的端部为静止端。位于凸轮表面上的触点由紧密接触的第二弹簧和弹片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工件投入装置中包括有可以切换到不同隔离层端部位置的挡板,用该挡板将不使用的工件放置层挡住,能有效地防止作业员错误地使用工件,从而减少组装产品的不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移去护板33后的挡板位置控制部3的结构详图。
图中:
1——框架 2——挡板 3——挡板位置控制部
4——导线 5——电源 6——指示灯
31——稳定臂 32——摆臂 33——护板
34——顶销 35——第一弹簧 36——轴
37——弹片 38——第二弹簧 39——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组装生产线中防止工件误用的投入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有多层隔离板,其中一个隔离板的端部设有可移动的挡板单元,所述挡板单元由挡板2和挡板位置控制部3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位置控制部3包括位于所述隔离层一侧的相互紧密接触的一凸轮和一顶销34,所述凸轮与顶销34接触端的轮廓线有两段下凹曲线段。所述顶销34的后端设有第一弹簧35,所述第一弹簧35远离顶销34的端部为静止端,所述凸轮上设有与凸轮为一体的摆臂32,所述摆臂32与所述挡板2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的轮盘上设有一轴36,如图1所示,所述凸轮的侧面设有一护板33,所述凸轮与所述护板33相对的表面上设有触点,位于凸轮表面上的触点由紧密接触的第二弹簧38和弹片37构成,位于所述护板33表面上的触点39有多个,位于所述护板33上的每个触点均分别电连接一指示灯6。为了稳定地支撑住挡板2,在所述挡板2与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上连接有一稳定臂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海理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7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子标签的家畜个体识别与自动测重系统
- 下一篇:液化气导热油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