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氢炉专用炉芯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469.7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7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氢炉 专用 炉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芯管,尤其涉及一种烧氢炉专用炉芯管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对金属零部件进行烧氢处理,烧氢处理的关键在于烧氢炉设备的具体结构设计,烧氢炉设备的关键部件在于炉芯管,由于长时间高温运行,会造成炉芯管的破损、变形现象,因此对炉芯管进行降温处理是必要的技术要求。目前的炉芯管尚无良好的降温方式,常用的冷水降温方式经常会出现漏水现象,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如何确保炉芯管在高温的环境下平稳可靠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氢炉专用炉芯管,该烧氢炉专用炉芯管可良好地实现降温处理,杜绝了降温过程中的漏水现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烧氢炉专用炉芯管,包括管体1,管体1上有进气口连接管7,进气口连接管7通到管体1的内腔,管体1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法兰2,管体1的两端还各环绕焊接有一个冷却水套3,冷却水套3各自连接相应的法兰2,在冷却水套3上侧设置进水口连接管8,冷却水套3的下侧设置有出水口连接管6,进水口连接管8和出水口连接管6都通到冷却水套3的内腔。
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侧弧形加强筋4和下侧直加强筋5。
所述进气口连接管7采用外螺纹接头连结。
所述进水口连接管8和出水口连接管6均采用内螺纹接头连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杜绝了降温过程中的漏水现象,良好实现降温。
2)两端冷却制止了高温向出入口两端传递,方便生产操作。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体1,管体1上有进气口连接管7,进气口连接管7通到管体1的内腔,管体1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法兰2,管体1的两端还各环绕焊接有一个冷却水套3,冷却水套3各自连接相应的法兰2,在冷却水套3上侧设置进水口连接管8,冷却水套3的下侧设置有出水口连接管6,进水口连接管8和出水口连接管6都通到冷却水套3的内腔。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侧弧形加强筋4和下侧直加强筋5。所述进气口连接管7采用外螺纹接头连结。所述进水口连接管8和出水口连接管6均采用内螺纹接头连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先通过进气口连接管7向管体1内腔通氮气,一段时间后再给管体1内腔通氢气,管体1左右两侧安装连接发兰2可以将炉芯管与炉体入口段和炉体出口段牢固地连接,两侧的冷却水套3通过进水口连接管8加水,当所加的水温度升高后,通过出水口连接管6出水,如此循环可防止炉体高温向出入口两端传递。炉芯管上侧的弧形加强筋4和下侧的直加强筋5,均为防止管体1在加热过程的变形而特殊设计的结构。为了便于安装,左右两侧炉芯管的进气口连接管7采用外螺纹接头连结,左右两侧冷却水套的进水口连接管8与出水口连接管6均采用内螺纹接头连结。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都采用了焊接件,螺纹连接时配以橡胶垫片,因此契合紧密,同时结构合理,杜绝了漏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576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